記得那時

辛笛是星河小學三年級的學生。

一天放學,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地回家,忽然眼睛一亮,他發現了路上躺著的7元錢。

“是誰不慎掉下的呢?”辛笛的胸口突突突地跳得厲害。要知道,那可是5分錢就能買到1個雞蛋的六十年代!

機警地環顧四周,無人!辛笛趕緊彎腰去撿。揣進口袋樂陶陶地回到家中,好幾次話已溜到嘴邊,卻被辛笛狠狠地吞回肚裏,硬是沒讓爹媽知道自己撿錢的事兒。

“多不容易撿到!7元錢決不是小錢嗬!”晚上,辛笛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他太興奮了。

“拾金不昧!”“學習雷鋒好榜樣!”不知怎的,辛笛的腦海中又突然冒出這樣的念頭,“撿到錢不交是可恥的!至少也說明自己的思想覺悟低唄!所以,明天一上學,就得把錢交給班主任曾卓老師。”

“可是,7元錢全交嗎?”辛笛又的確舍不得。“怎麼辦呢?”辛笛轉眼一想,決定隻向曾老師上交3元,餘下的4元則自己揣著。“這樣,既賺了大頭,還可得到老師和學校的表揚,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第二天一上學,開課前,辛笛就悄悄找到班主任曾老師,把在路上撿到的3元錢大大方方地交給他。

果不其然,上課的鈴聲剛剛響過,曾老師就笑容可掬地邁進教室,豎起大拇指讚不絕口地表揚了他,同學們也向他投來極度讚許的目光。

不僅如此,課間操時,校長孔孚還當著全校師生的麵,濃墨重彩地推介辛笛,號召全校師生向辛笛學習,時時處處大公無私。

學校的宣傳欄裏也貼出了文章:《學習辛笛,做雷鋒式的好學生!》評論文章的四周,還貼滿了同學們熱情洋溢的心得和誓言!

如此一渲染,辛笛就忐忑不安了。捏捏自己口袋裏私藏的4元錢,他的臉上又燙又紅。“哪裏是雷鋒式的好學生?哪裏值得全校師生們學習呀!”他感到羞愧。

“可再把4元錢交給曾老師嗎?”辛笛冷靜一想,“老師、同學還有孔校長又會怎樣看我?哦,原來辛笛也是自私自利的孩子!他哪裏時時處處大公無私?不行!這可不行!”

“那麼,就說自己又撿到了4元錢?鬼才信呢!就你辛笛能撿錢?同學們都撿不到?”思慮再三,辛笛決定,索性不上交那4元錢。

但接下來辛笛又寢食難安了:“自己不配老師、校長和同學們的讚揚事小,更可怕的是,這樣私心作崇做壞事,怕要遭報應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爹媽經常這樣念叨呀。”

“怎麼辦呢?”經過一番苦思冥想,辦法終於有了。

第二天,趕在同學們之前,辛笛悄悄把4元錢“掉”在了放學回家的路上。辛笛覺得這一招既無私又高明:“不僅4元錢‘交’出去了,還讓別的同學撿到錢交給老師後,得到老師和學校的表揚,自己該是做了件好事吧!”

可是一天過去,學校裏沒有同學得到表揚;二天過去,依然沒有;一周過去,也沒有;直到最後,還是沒有!

辛笛就深深懊悔了:“一定是有同學撿到錢後肥私了!早知這樣,自己真該把那4元錢都買糖果,分發給全校的師生們吃。如果有人問起緣由,就說是叔叔、舅舅們高興時給的。這樣,即使不算做好事,退一萬步要遭報應,那大家都來承受吧,反正又不是我一個人!”

想到這裏,辛笛狠狠地拍了拍自己的前額:“唉!”

(原載香港《新文學》2011年第10期,轉載於《小小說選刊》201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