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
某地甲、乙兩縣比鄰,自然環境也很相似。
甲縣高度重視水利建設。風調雨順之年就發動廣大幹群興修水利,大建農業水利基礎工程。乙縣則隻顧眼前、高枕無憂,絲毫沒有水利建設的概念。
兩年後,雨季來臨。暴雨傾盤,下了一個月還不罷休。
乙縣洪澇肆虐、災損嚴重。十萬火急,逼上梁山,縣委書記隻好親赴一線,指揮抗災補損。甲縣由於水利建設未雨綢繆,水利工程作用凸顯,災損甚微,各項工作仍按部就班、正常運轉,縣委書記也就鎮定自若,無需深入基層,指揮抗澇救災。
結果,乙縣縣委書記幾乎每天一身雨水一身泥,身先士卒,馬不停蹄地奔走於田間地頭。自然,市電視台也幾乎每天都有他的身影和報道。而甲縣縣委書記,因為抗災補損沒有驚人之舉,那段時間也就幾乎未上電視。
雨過天晴,送走災神。
因為救災補損工作事跡突出、成效顯著,乙縣縣委書記被破格提拔為副市長;而甲縣縣委書記,因抗澇救災工作無聲無色,個人宣傳也少,仍在原地踏步。
(原載2012年9月11日《雜文報》、《當代閃小說》201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