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給寶寶吃富有營養的飯菜,如各種蔬菜、水果、麵片湯、雞蛋湯、掛麵、米粥、米飯等。飲食的溫度要適宜,過涼過熱都可以引起寶寶咳嗽和嘔吐。
寶寶咳嗽發作時,媽媽要冷靜,要想辦法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對於年齡大、懂事的寶寶,可教他們做有趣的遊戲,給他們講故事;對於年齡小的寶寶,也要為他們創造好的生活環境,常用玩具逗他們。因為心情舒暢、愉快可以減少咳嗽。
寶寶嘔吐時,要讓寶寶坐起或將其抱起,把頭側向一邊,以免嘔吐物嗆入氣管,嘔吐後要及時漱口。如果寶寶嘔吐得厲害,要注意喂食物的方法。每次可少喂一點,一天多喂幾次。還應觀察寶寶易接受哪類食物,是幹的還是稀的。吃得少,吃得合適,就不易嘔吐了。有時寶寶剛剛嘔吐完,緊跟著喂些食物,這樣倒容易使胃接受,這是值得提倡的。
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在每次痙攣性咳嗽後或嘔吐後,要讓寶寶用溫水漱口,對年齡小的寶寶,媽媽需用幹淨的棉花蘸淡鹽水為其清洗口腔2~3次,以免發生潰瘍性口腔炎。
在整個病程中,寶寶如果出現發熱、氣喘、氣憋、臉色不好等症狀,可能是合並了肺炎;如果寶寶頭痛得厲害、煩躁不安、抽風、昏迷等,可能是合並了顱內出血;如果是寶寶病前有佝僂病或營養不良症,患病後突然出現知覺喪失、兩眼上翻、麵部及四肢肌肉抽動持續幾秒鍾到幾分鍾者,可能是合並了手足搐搦症。出現上述症狀,要及時送醫院診治。
白喉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但以冬末春初多見。通過飛沫傳播,亦可通過被汙染的手、玩具、食具和食品傳播。健康的寶寶通過以上途徑接觸了白喉杆菌,就有可能得病。
主要症狀
白喉杆菌進入人體後,主要在鼻、咽、喉部安身繁殖,被感染的寶寶出現發熱、頭痛、惡心、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狀。根據病變部位可以分為咽白喉、喉白喉和鼻白喉及其他部位的白喉,其中以咽白喉最為常見。患鼻白喉時可見鼻堵、鼻腔糜爛、流膿,有血性分泌物,並有臭味。寶寶因鼻堵而張口呼吸。患咽白喉時,寶寶自感咽痛,扁桃體可見灰白色片狀假膜。喉白喉多由咽白喉向下蔓延而來,因喉頭被堵塞,寶寶可有聲音嘶啞、呼吸困難、青紫甚至昏迷,如不及時做氣管切開,可因窒息死亡。
護理要點
寶寶患白喉後,要采取嚴密隔離,進入其住室,應戴雙層口罩。寶寶接觸過的物品和分泌物,煮沸15分鍾或用0.2%~0.5%的“84消毒液”或其他含氯消毒液浸泡5分鍾,並注意保持室內通風。一般寶寶應臥床休息至少2~3周,重症要到6周。目的是為了預防發生心肌炎而突然死亡,因為有少數寶寶可在病後第六周才並發心肌炎。
給予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飲食,無吞咽麻痹時,應盡可能多喝水和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潔,出現吞咽困難時,可采取鼻飼,由胃管進入食物。
流腦
主要症狀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通常簡稱為“流腦”,它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也是寶寶最常見的化膿性腦膜炎。本病多見於年長寶寶,但年幼寶寶得病後病情往往都很嚴重。發病與流行主要在冬春季節。流腦常常散發出現,但也可造成流行。
護理要點
寶寶確診為“流腦”後要進行隔離,從發病起不得少於7天,在此期間不要與健康人接觸,護理與探視寶寶者均要戴口罩,寶寶居住的環境要安靜,空氣要流通。寶寶要臥床休息,恢複期也不應過早、過多地活動。
病情較輕的寶寶給予營養豐富、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要少量多次,以減少嘔吐。重的由醫護人員靜脈輸液或鼻飼補充營養和熱量。要供給充足水分,特別是服磺胺藥的寶寶,要勤喂水,利於藥物排出,預防尿中產生磺胺結晶,減少對腎髒的損害。並且要注意觀察尿的顏色、尿量,隔日留尿送化驗檢查,以便早期發現腎功能障礙。
注意保持口腔清潔,常用淡鹽水給寶寶漱口,減少咽部細菌的繁殖。
保持皮膚清潔,防止皮膚出血點和淤斑發生感染和壞死。破潰時可以塗龍膽紫或抗生素軟膏,用紗布敷蓋保護傷麵。
注意觀察寶寶神誌、麵色和呼吸情況,經常檢查出血點有無增多與擴大。危重寶寶不得隨意搬動頭部,以免發生腦疝,發生呼吸衰竭而危及寶寶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