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借機發難(2 / 2)

進入大殿之後,三人向皇帝行禮。

父子二人的動作很生疏,而且還不標準,唯一可圈可點之處,便是他們呼喊萬歲的聲音,嗓門兒叫一個高,完全是發自內心。

皇帝劉啟很高興,笑著說:“三位愛卿平身。”

太子將魯紂和魯克上下打量一番,說:“父皇,戎狄王父子英氣逼人,怪不得能率領戎狄各部歸附大漢,換了別人真不一定能做到。”

魯紂老臉一紅:“小王慚愧,承蒙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不棄,獲準率部歸順大漢。大漢是我們戎狄各部的再造父母,小王願意對天發誓,世世代代效忠陛下。”

皇帝擺擺手:“戎狄王客氣了,白狄和大漢一直都是盟友,為盟友提供一處棲息之地,本就是應該的事情,再者你們已經歸順大漢,就是朕的子民,朕會一視同仁,像對待其他臣民那樣對待你們。”

“多謝陛下。”魯紂帶著兒子再次跪倒。

太子見二人如此謙卑,說:“父王,您讓兒臣為戎狄各部準備的物資和賞賜,皆以準備妥當,明日便可出發運往北地。”

“甚好。”皇帝點頭。

葉雲揚開口說:“陛下,太子殿下,臣此次除了陪戎狄王父子麵君之外,還有一件事要奏報。”

皇帝眉頭微皺:“何事?”

他記的前幾天才召見過葉雲揚,怎麼這麼快又有事情奏報?

太子也覺得納悶兒,葉雲揚並未在朝堂上擔任官職,有什麼事情非要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說。

葉雲揚斜眼望向李甫臣。

李甫臣正好捕捉到他的目光,心裏不由的咯噔一下,猜想別是衝著我來的吧?

“啟稟陛下,臣在出使白狄的時候,曾經被邊戎叛軍暗殺,當時的情況十分危急,而這件事也直接導致戎狄王愛子身死。”他語氣不急不慢的說。

太子皺眉,在之前的奏報中,葉雲揚隻是輕描淡寫的提了一下這件事,並未引起他和皇帝的重視。

現在他當場提起,應該很重要才對。

李甫臣臉色驟變,果然是衝著自己來的。

魯紂聽到葉雲揚所說之事跟自己有關,便插話說:“是的,小王愛子被邊戎叛軍殺死,小王率兵去找邊戎人報仇,對方親口承認,說真正要殺的人是武英侯,慌亂之中誤殺了本王的愛子。”

皇帝皺眉:“武英侯,你與邊戎人有仇?”

葉雲揚搖頭。

“那就奇怪了,為什麼他們三番五次的針對你?”皇帝泛起狐疑,說:“朕記得,在你出發之前,先行一步的車隊就被邊戎人劫掠,是你親自帶著育天國師將物資搶回來,他們為什麼又要暗殺你?”

“臣也覺得奇怪,我與邊戎人素無瓜葛,他們為什麼視我為大敵?”葉雲揚語氣平淡的說,他突然把頭轉向李甫臣,說:“恐怕隻有丞相大人才能解釋,不如就請他為我和陛下解惑吧。”

李甫臣黑著臉說:“武英侯,你什麼意思?”

葉雲揚針鋒相對:“本侯是什麼意思,丞相大人不知道嗎?明人不做暗事,既然做了,不敢承認嗎?”

“哼,無憑無據,你憑什麼說是本相所為?”李甫臣的口氣很硬。

皇帝一頭霧水,說:“二位愛卿因何爭吵?武英侯,你的意思是,李丞相指使邊戎人?”

葉雲揚點頭:“誠如陛下所說,就是這樣,上次他讓邊戎人劫掠臣的車隊,最後沒能達到目的,便另生一計,要借邊戎人之手置臣於死地。”

李甫臣馬上反駁:“汙蔑,這是誹謗!老臣多年來一心為公,從不做偷雞摸狗的事情,武英侯當著陛下的麵汙蔑本相,我與你勢不兩立。”

皇帝皺眉,太子皺眉,百官也都皺眉。

上次的劫車案,在官場上早就不是秘密了,二人鬧到禦書房的過程,也被大家熟知,發生眼前的事情,很多人都不覺得奇怪。

但是李甫臣的門生故吏紛紛站出來,表示要維護丞相大人的尊嚴,如果葉雲揚拿不出證據,這件事沒完。

氣氛變得緊張起來,葉雲揚仍然是一臉淡然的表情,說:“要證據是吧,有!本侯又不是傻瓜,怎麼可能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當著陛下和百官的麵指責丞相。陛下,臣請您召見大理寺少卿端木宇,證據就在他的手裏。”

李甫臣的心一下子涼了半截兒,意識到自己忽略了一個重點,隻顧著盯著聖廟和豐林派,忘記了不久前被葉雲揚安插進大理寺當少卿的端木宇。

葉雲揚完全可以把人交給端木宇,讓陳世萊和鄭致遠大搖大擺的領著車隊進城,順利騙過守在城門附近的眼線。

就在他想通了一切的時候,皇帝朗聲道:“準奏,召大理寺少卿端木宇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