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外國政黨動態(1 / 2)

外國政黨動態

政黨動態

(3月21日至4月20日)

3月21日,泰國憲法法院針對2月2日全國大選是否違憲及是否有效一案進行裁決,判定大選因違憲而無效,必須重新舉行選舉。憲法法院稱,2月的大選投票無法在全國範圍內同時舉行,因此不符合憲法規定,必須舉行新一輪選舉。憲法法院同時要求選舉委員會與看守政府共同商議新的選舉日期。

3月29日,斯洛伐克舉行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3月30日,斯洛伐克中央選舉委員會宣布最終統計結果,獨立候選人基什卡的得票率為59.4%,現任總理、方向黨主席羅伯特·菲喬得票率為40.6%。分析人士認為,選舉結果反映出斯洛伐克人對腐敗醜聞不斷的傳統政黨的不信任,選舉結果將重塑斯洛伐克的政治格局。

3月30日,法國六年一度的市政選舉結束。法國執政黨社會黨遭遇挫敗,全國的得票率隻有40.57%,而反對黨人民運動聯盟黨則獲得45.91%的得票率。3月31日,法國總理府發布公報,總理艾羅宣布辭職。法國總統奧朗德任命內政部長瓦爾斯為新任總理。

3月30日,土耳其舉行全國性地方選舉。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的得票率約為 45.53%,比上一屆地方選舉時高出了七個百分點,贏下了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首都安卡拉等49個省市。最大反對黨共和人民黨的得票率約為27.88%,贏得了第三大城市伊茲密爾等 13個省市。

3月31日,吉爾吉斯斯坦社會民主黨、祖國黨和尊嚴黨再度組建執政聯盟。4月3日,吉爾吉斯斯坦議會審議通過新一屆政府組成和施政綱領,確定代總理奧托爾巴耶夫為吉爾吉斯斯坦政府總理。吉爾吉斯斯坦議會前執政聯盟成立於2012年12月,在祖國黨於2014年3月18日宣布退出後解體,導致前總理薩特巴爾季耶夫領導的內閣自動下台。

4月5日,阿富汗舉行總統選舉。根據憲法,已連任兩屆的現總統卡爾紮伊不能參選,共有八位候選人參加總統選舉角逐。4月20日,阿富汗獨立選舉委員會宣布,選票已統計近半,反對黨“民族陣線”領袖阿卜杜拉·阿卜杜拉以44.4%的得票率領先。前財長阿什拉夫·加尼·艾哈邁德紮伊以33.2%的得票率位居第二,前外長紮勒邁·拉蘇爾以10.4%的得票率位列第三,其餘五名候選人得票率均未超過10%。阿富汗定於5月14日宣布選舉最終結果。

4月5日,法國巴黎市長競選結果公布,在巴黎市議會163張選票中,巴黎市第一副市長、來自法國執政黨社會黨的安娜·伊達爾戈獲得91張選票支持,戰勝同為女性的可持續發展部前部長、右翼政黨人民運動聯盟候選人科希丘什科-莫裏澤,在巴黎市議會會議上正式當選巴黎曆史上第一位女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