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讓我想想(2 / 2)

小朋友們應該歡迎人家幫助,也接受人家幫助——真誠友誼的幫助,可要讓對方在自己努力的基礎上來啟發自己,幫助自己,最後仍要靠自己的力量排除障礙,克服困難的。要不,幫助反而養成依賴的壞習慣和不良的惰性。”這位小學生雖小,卻能懂得這個道理,知道自己思考,這很值得孩子們學習。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就是說,隻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茫無知,得不出結果;隻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也得不出結論,講的其實就是思維的意義所在。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並不僅是老師的事情,家長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幾乎可以說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到。思維是一項高級的智力活動,它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在實際操作中,可以多加利用。那麼,究竟如何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呢?猶太家長是這樣做的:

一、讓孩子處在問題情景之中。思維是從問題的提出開始的,接著便是一個問題的解決過程,所以說問題是思維的引子,經常麵對問題,大腦就會積極活動。當孩子愛提各種各樣問題的時候,家長要跟孩子一起討論、解釋這些問題,家長的積極主動對孩子影響很大。如果遇到自己也弄不懂的問題,可以通過請教他人、查閱資料、反複思考獲得答案,這個過程最能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孩子一兩歲以後,就不像以前那麼愛向家長提問題了,這時家長應該主動提出一些問題進行討論。

二、利用想像打開思路。想像力是智力活動的翅膀,為思維的飛躍提供強勁的推動力。因此,要善於提出各種問題,讓孩子通過猜想來打開思路。牛頓從樹上掉蘋果而產生想像,進而研究出萬有引力定律。某物理學家在評論愛因斯坦時說:“作為一個發明家,他的力量和名聲,在很大程度上應歸於想像力給他的激勵。”這些都從一個方麵說明了想像的重要性。要孩子發揮想像並不難,關鍵在於家長隨時隨地的啟發。比如,當看到自己車圓圓的輪子時,可以讓孩子想像一下圓的輪子還可以用在什麼上麵。隨便你提出什麼需要想像的問題,孩子們的回答都可能千奇百怪,大大出乎你的預料,這個時候千萬別嘲笑孩子的創意,打擊他的積極性!

三、要有豐富的知識與經驗。孩子的知識越豐富,思維也就會越活躍,因為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可以使孩子產生廣泛的聯想,使思維靈活而敏捷。著名的化學家門捷列夫,他因製定了元素周期表而對化學研究的發展起到無法替代的作用,但他不僅僅是懂化學,還對物理、氣象等科學領域都有涉獵,才能製定出元素周期表。孩子的閱讀能力有限,家長要給孩子多買一些動畫書、卡片等,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動腦筋的故事,如寓言故事、科普性讀物等,常常拿出來和孩子一起討論。

四、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有的孩子遇到疑難問題,總希望家長給他答案;甚至有時候孩子還在自己思考的過程中時,家長就迫不及待地把答案告訴孩子了。雖然當時解決了問題,但從長遠來說,對發展孩子智力沒有好處。因為家長經常這樣做,孩子必然依賴家長的答案,而不會自己去尋找答案,不可能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高明的家長,麵對孩子的問題,應告訴孩子尋找答案的方法。也就是啟發孩子,一個問題應該怎樣去想、去分析,怎樣運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和經驗,怎樣看書,怎樣查參考資料等。當孩子自己得出答案時,他會充滿成就感,思維能力提高而且產生新的動力。

五、討論、設計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在孩子的生活中、學習中,在家庭生活中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解決。家長應引導孩子並與孩子一起共同討論、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並付諸實施。這個過程中,需要分析問題、歸納問題,需要推理,需要設想解決的方法與程序。這對於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