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必須把學校留下(2 / 2)

其實,約哈南拉比早就意識到羅馬最終會殺進城裏來,血洗猶太人。為了保留民族生存的火種,他才冒著生命的危險,力保了這所學校。當然,約哈南考慮的並不僅僅是幾十位老年智者的生命,而是更要發揚他們所代表的猶太人熱愛學習的精神傳統。

除了良好的家庭氛圍外,猶太人還很重視學校環境。猶太人之所以如此重視學校建設,是基於他們的文化傳統,基於他們對學校教育的不同尋常、高於一切的認識。猶太拉比認為,學校不僅是培養人才的基地,更是維護民族共同體的有效途徑。隻有通過正規的學校教育,才能保證其子孫後代維護其民族身份,發揚猶太民族的精神。這一觀念如果用公元1世紀的這位猶太拉比約哈南·本·紮凱的話來表述,就是:隻要學校在,民族就不會滅亡。

還有一則故事同樣也可以說明環境的重要性。

一隻母鸚鵡下了兩隻蛋,孵出了兩隻小鸚鵡。一天,當母鸚鵡出去覓食的時候,這兩隻小鸚鵡被一個獵人捉走了。其中有一隻運氣很好,趁獵人不注意時逃出了他的手掌心;另一隻卻被獵人關進籠子裏,並開始教它說話。那一隻逃出去的小鸚鵡,又被一個遊方的仙人捉住,帶回自己隱居的地方,同樣喂它東西吃,教它講話。就這樣,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

有一天,國王和他的衛隊從獵人居住的森林中經過,馬帶著他離開了衛隊,來到獵人的住所,籠子裏的那隻鸚鵡看到國王來了,立刻發出一種亂七八糟的聲音:“喂,喂!我的主人呀!有一個人騎著馬跑來了。快把他逮住,逮住!殺掉他!殺掉他!”

國王聽到鸚鵡的話,急忙把馬勒住,轉到另一個方向去了。

當國王騎著馬又走向一個比較遠的森林的時候,他看到了仙人們住的靜修所。在這裏,籠子裏也有一隻鸚鵡,它一見到國王就說道:“來吧,來吧,尊敬的國王!請休息一下吧!請吃點甜果,喝點泉水吧!仙人們呀!在這涼爽的樹底下,請你向國王敬獻洗腳水致敬吧!”

國王聽到這隻鸚鵡的話後,睜大了眼睛,心裏非常吃驚。他想:“這是怎麼回事呢?”於是他問這隻鸚鵡:“你的話語如此親切有禮貌,可是我在另一個樹林裏的一個住所,也看到了一個同你相似的鸚鵡,它的樣子卻極其可怕凶惡,它看見我後就喊道:‘逮住他,逮住他!殺掉他,殺掉他!’這是為什麼呢?”

鸚鵡聽見國王這樣問,就把它們是兩兄弟,但後來被不同的人收養的曆史告訴了國王。

拉比告誡世人,更包括未經世事的小孩子:近惡者沾染惡習,近善者習修美德。所以年輕的父母們請教導你們的孩子熱愛自己的學校,珍惜自己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