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猶太人之所以以超凡的智慧縱橫於世界舞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猶太民族在求知、交友、處世、自我修養等各方麵的良好傳統使他們具備了超群卓越的文化素養。猶太民族將知識和技能視為他們真正能自己掌握的財富,他們有著宗教般虔誠的求知好學精神。不僅嚴於律己,而且將學習、生活、做人等各個方麵的精華點滴教給他們的孩子。這種精神讓猶太民族耀眼於世界各個領域,不管是科技界,文化界,思想界,商界還是政界,猶太人均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思想界,精神分析學的開創者弗洛伊德,科學社會主義的創造者馬克思,現象學大師胡塞爾,泛神論大師斯賓諾莎,符號學大師卡西爾,社會學和政治學的魔法大師馬克思·韋伯,哲學大師馬爾庫塞、維特根斯坦、盧卡契、弗洛姆、波普爾都是猶太人。在自然科學界,猶太科學家數不勝數,光是一個愛因斯坦就可以讓所有的科學家黯然失色。

在文學和藝術領域,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奠基人卡夫卡,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貝婁,詩人海涅,作曲家馬勒,世界超現實主義畫家畢加索,音樂家門德爾鬆等等都是猶太人。在電影界,奧斯卡金像獎的獲得者達斯汀·霍夫曼、保羅·紐曼,好萊塢的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等等都是猶太人。

在政界,第一夫人貝隆,亨利·基辛格,以色列之父本·古裏安,和平使者拉賓都是猶太人。在世界經濟舞台上,隨處可見猶太人卓越不凡的身影。在經濟理論研究方麵,有西蒙,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K。J。阿羅,P。A·薩繆爾森,大衛·李嘉圖等這樣世界級的經濟學大師;在經濟管理方麵,代表者有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在實業界,亨利·福特、繆塞爾、洛克菲勒、哈默的威名至今讓人振聾發聵;在金融領域,所羅門兄弟、J。P·摩根、萊曼、喬治·索羅斯都是頂尖級的人物;在傳媒業中,NBC的薩爾諾夫,CBS的威廉·佩利,《紐約時報》的奧克斯等都是猶太人。

猶太人在世界民族中的非凡成就,與他們不斷探索,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是分不開的。這種精神表現在各個方麵,最為突出的就是獲取知識。猶太史上一些名垂青史的先知和拉比都把鑽研經典、追求知識視作人生的第一責任與義務。12世紀的猶太哲學家邁蒙尼德說過:每個以色列人,不管強健還是羸弱,年老還是年幼,都必須鑽研《托拉》,甚至一個靠施舍度日和不得不沿街乞討的叫花子,也必須擠出一段時間來日夜鑽研。猶太人的這一觀念所產生的結果是形成了幾乎全民皆有文化的傳統。當然,這並不是說每個人都能具備研讀經典的能力,但幾乎所有的猶太人都認為,應該在這方麵做一些努力,從而使猶太民族的宗教信仰得以延續,文化素質得以提高。

猶太人拜耳是德國著名的科學家,曾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從小勤奮好學,進入大學時是學習物理和數學專業的。畢業後,他認為自己才21歲,還有潛力多學習一些科學知識,於是又開始攻讀化學。由於已經有了堅實的物理知識基礎,所以學習化學進步很快,第二年他就發表了對甲基氯的研究論文,初步顯示出他對化學研究的潛能。

1872年,他在斯特拉斯大學任教授期間,在從事教學工作的同時,充分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開展對酞染料種類的研究,成為染料史上確定靛青結構成分和性質的第一位化學家。此後又用了三年時間,進一步運用自己的學識和研究成果,研究出靛藍的全部成分,並開創了著名的拜耳碳環種族理論。拜耳臨近花甲之年,還是孜孜不倦地研究、學習,編寫了反映自己研究成果的著作《拜耳科學成就》。可以說拜耳的一生是刻苦鑽研知識的一生,他才能取得累累碩果。

如同拜耳一樣的猶太人頗多,如多麵手貝拉斯科、科學家總統卡齊爾、商學兼優的瓦爾堡家族等等,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孜孜不倦地求索,廣泛吸收他人優點,堅韌隱忍,從而獲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取得事業的成功。

猶太人十分重視將本民族的優秀精神傳統傳承給後人。還以學習知識為例:在猶太人家裏,小孩子稍微懂事,母親就會翻開聖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麵,然後叫孩子去舔聖經上的蜂蜜。這儀式的用意是,學東西是甜的。知識是最可靠的財富,是惟一可以隨身攜帶、終身享用不盡的資產。這種觀念並非一時的看法,而是早已植根於猶太民族的腦海之中。《塔木德》認為,學習是一種至善的行為,是一切美德的本源。所以猶太人才會以這樣的形式早早地對小孩開展教育。

本書從各個方麵總結了猶太父母教育孩子的各個方麵,包括孜孜以求的求知精神、塑造完美的自我、重視今天的每一步奮鬥、與人為善,廣交朋友、品德決定成就的高低和金錢是世俗的上帝六個部分,希望當代父母們在教育子女時有所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