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讓馮管家帶去的那些繡品,可是你繡的?”
“正是。”
“哦?那便是奇了,你不曾入得梅園,為何昨日我會從梅園拿了你的繡樣回來?”
顧老爺抬了一下眉毛,慢條斯理地問道。
“因遇上梅園舉行入園大禮,繡房裏活計太多,我便私自幫娘做了一些,不想昨日正好被老爺拿去了。”
“你娘是梅園的哪位繡娘?”
“顧七娘便是了。”
吳老爺想了一會,不曾記得聽過這個名字,想亦不是什麼出類拔萃之輩,便轉了話題。
“如今年方幾何?祖籍哪裏人士?”
“年方十四,祖籍眉山。”
“哦?竟與宋朝東坡居士同鄉。”
“我梅安蘇氏一門,正是蘇子由後人。”
顧順之聽了吃驚,
“想不到今日你我有如此際遇!抬起頭來讓老夫瞧瞧!”
顧順之見麵前的丫頭生的端正清秀,眉宇之間英氣不凡,又問道:
“可曾讀過詩書?”
“隻讀過一些旁的閑書。”
蘇胭雪隻是據顧老爺所問,一一作答。別的話語,不曾多說半分。
而顧員外也算得和藹可親,並沒有因今個尋了半日才來故有所苛責。隻是跟她說了今日請她入府的緣由,並交代了一些事情,就放出去了。
蘇胭雪出了顧府,便徑直到吳世安這裏來了。
“大少爺,這是今個早上置辦衣裳時您給墊的銀兩,不過今日的銀兩不夠,上次在梅園門口您周濟我娘的銀子,隻能下次給你帶來!”
說著從布包裏掏出二兩銀子給吳世安。
吳世安一下子愣住了,原來這小丫頭今天特地跑來是要還自己錢。
本就沒有叫她們還的意思,且又沒多少錢,沒想到這蘇家丫頭卻一直記在心上,倒是十分出人意表,於是用手擋了回去,
“你隻管拿去便是了,對我來說也就是平日裏喝杯茶的銀子,你不用如此介懷。”
“我知道這些銀子對大少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我們家來說卻是雪中送炭的救命錢。您的恩情自然是不敢忘的,但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大少爺貴為吳府嫡子,要什麼不得?這份恩情,怕是難報。幸得今日在顧老爺那得了幾兩銀子,才有如今償報的機會。”
吳世安聽了蘇胭雪這番說話,甚為震驚。自己雖非大善之人,卻也偶爾接濟一些旁的親戚或是故人。當時雖也都是千恩萬謝,卻沒有人如此耿耿入懷,時刻想著要來報答。
如今眼前這丫頭隻不過受了幾兩銀子的恩惠,就念著要時刻報答他來。估計就是當今的信士、君子都不及。不由地對她平添出許多敬意同好感。
“若是姑娘還看得上在下的為人,不妨收回去這些銀子。若有報恩之心,他日若我遇上什麼難事請姑娘幫忙,希望姑娘不會推卻便是了。”
“隻怕大少爺能遇到的難事,我縱使有心要幫,也沒那個能力。”
“姑娘小小年紀就能得到顧老爺賞識,日後也自然是不凡之人。到時候要幫我,豈不是輕而易舉?”
蘇胭雪隻得收回手裏的銀子,
“大少爺高看了。那好吧,若是以後您有什麼吩咐,我自當傾心以報。”
“嗯,我記下了。”
吳世安終於笑了,
“說說顧老爺到底吩咐你什麼了吧,今個竟然如此勞師動眾,才請得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