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爹和胡屠戶酒過三巡之後,張嬸兒已經將他家漢子扶回去了。蘇老爹本就不勝酒力,如今喝的暈暈乎乎,躺倒床上呼呼大睡去了。

蘇丫頭收拾完了家裏的活,跑到他爹讀書的屋裏看書去了。聽見他娘說話的聲音進了院子,正要出去看時,七娘就進來了:

“屋裏屋外都尋遍了,原來你又跑到這裏來了!”

“娘?你找我有事麼?”

“有大事,你趕緊跟我出來,大少爺還在外屋等著呢!”

丫頭還沒來得及細問,就看見門口走進來個人。七娘扭頭一看,正是吳世安。

隻見他徑直走到了蘇老爹的書案前,拿起一本未來得及合上的書翻了兩眼,原來是《李太白詩集》。

但書上的字體並不是雕版印刷出來的宋體,有些像王楷,卻更似瘦金體,有著女子的纖弱、別致的氣質在裏頭。

“這本書是你抄的?”

吳世安抬眼問道。

“正是。”

“你抄這書來作甚?”

“因平日裏喜歡李太白的詩,家裏又沒有他的藏書,便央求爹從別處借了來,抄下一本。”

問到這裏,吳世安的心裏大致明朗了。但凡參加科舉的生員,也都隻攻一些四書五經的書,因為那是本朝太祖限定科考內容。想要在科場得利,哪個不得把那些經書背的滾瓜爛熟,哪還有心情看什麼旁的詩詞文章。

這蘇老爹的書案上除了那幾本“正經”書,更多的都是些詩詞史傳類的書籍,並且無一不是手抄本。看來這蘇家的丫頭雖是個女兒家,卻極有可能就是那些繡樣的主人。

“這些書都是你看的?”

“閑來無事,打發時間的時候會翻一翻。”

丫頭不敢多言,隻是一問才一答。

“那昨日遞進園子裏繡了詩句的繡樣,是你的活計了?”

丫頭看了七娘一眼,見他娘朝她點了點頭,於是便承認下了,

“確是了。”

吳世安仔細打量了丫頭一番:

隻見她生的眉清目秀,眉目之間還有一股女子少有的英氣,看起來與一般的女子竟都不同。一點都不像一個弊衣疏食的鄉野丫頭。

於是問道:

“雖算是也見過一兩次了,但還不知道你的名姓?”

“我姓蘇,名胭雪。”

丫頭回了話,又兀自低下了頭。

吳世安轉過身交給七娘二兩銀子,

“你去置辦一身能看得入眼的衣裳來,再買些胭脂水粉。一會丫頭要進顧府,不能失了梅園的臉麵。回來的時候再順便去二少奶奶屋裏一趟,讓她把貼身丫頭打發過來,說我暫且借她一用。”

七娘接了銀子便匆匆出門了,回來的時候果真帶了一個十七八歲的小丫鬟。

原來那個小丫鬟喚作陌離,自小便一直跟著二少奶奶。本來是叫茉莉的,丹落霞嫌有些俗氣,就給她改作陌離了。後來小姐進了吳府,就把她當陪嫁丫頭帶過來了。

陌離跟大少爺行了禮,便同七娘一起進去幫丫頭梳洗打扮去了。

等蘇胭雪再出來的時候,已經換了雪青色夾襖,下身著墨梅畫裙,低低地挽了兩個髻子,平梳餘發垂後。麵若曉花,眉目含情,鼻似秀峰,巧盼唇紅。三分嬌羞,五分英颯,還有兩分書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