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言辣語

鹹言辣語

為官者,贏得了群眾的喝彩聲,才可以說“做官成功了”。但如何贏得群眾的喝彩聲?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時明確表示:“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同成長進步的機會。”據此,一位工作在革命老區的領導在《人民日報》撰文:“群眾活得出彩,才會為你喝彩。”也就是說,誰一心為民,為群眾打造“出彩的機會”“夢想成真的機會”,誰就一定會贏得群眾發自內心的喝彩聲。——唐劍鋒

3月29日淩晨,武漢市礄口區古田三路羅家墩社區多戶居民共計近千平方米房子遭遇強拆,古田街道辦相關負責人稱係拆遷公司誤拆(3月30日《楚天都市報》)。又是“誤拆”?這麼一個老掉牙的理由,當地相關部門搪塞人的水平也太低了吧,須知強拆的“技術拆法”早已創新了,比如“神拆”或“鬼拆”:大半夜房子被推倒,甚至房主一家人被捆綁架出,扔在郊外、山溝、墓地,事後卻“找不到”誰幹的,開發商不承認,拆遷公司不知道,地方相關部門也一臉茫然。最蹊蹺的是,這種強拆案子,公安幾乎從來都破不了案,被拆者叫天不靈,叫地不應,除了接受“協調”,無路可走!“拆錯了”之類的係列伎倆一再上演,因其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而更根本的原因,是當地政府的屁股壓根就坐歪了!如何把坐歪了的屁股坐正了,“拆遷”就是考驗當地政府的一根標杆。 ——馬滌明

中央八項規定和高壓反腐,讓一些官員沒法兒像以前那麼“任性”了,於是有些官員感歎這官越來越難當了,“為官不易論”在官場蔓延。而有一些官員則說,“做官其實越來越容易了”。反腐與做官難易有關係嗎?要我說,也就半毛錢的關係!反腐讓一些官員不能隨意吃喝了,不敢亂收禮物了,不敢亂作為了,使一些就為升官發財的官員失去動力了。所謂做官難,不是工作難,而是腐敗難!隻要不想挖空心思地腐敗,做官難在哪裏?——張魁興

“×月×日,××街××小區發生火災。大火燃燒×小時,造成財物損失××萬元,經消防人員奮力撲救,災情得到控製。目前,火災原因正在調查中。”這是常見於媒體的火災事故報道模式之一。類似的,還有工地塌方、汽車相撞、橋梁倒塌、無名氏墜樓等等,記者在文末,總是忘不了帶上一句“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許多“正在調查中”的事故“原因”,卻就此了無音訊了。我總覺得,此類事件中,“原因”比“事故”還重要。但為何事故早已結束了,這更重要的“原因”卻常常老是“正在調查中”?——李偉明

企業公開違法排汙汙染環境,沒有地方政府的“合作”,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每當有重大汙染問題曝出,比如騰格裏沙漠變成汙染湖,公眾閉著眼睛都能想象出,當地官商“合作”或叫勾結的黑幕。而地方一些政府部門隻所以“防火防盜防記者”,千方百計阻撓采訪,甚而限製記者人身自由,隻因為他們堅信一個邏輯:隻要捂住真相,就沒有大事。所以,當我們看到記者奔赴蘭州、武威采訪卻被警察貼身“護衛”,並最終被“禮送”出界(《長江商報》4月6日),也就不以為怪了。——馬滌明

【傅樹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