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孕期生活科學指導(7)(2 / 3)

如何應對下肢痙攣下肢痙攣的發生時間一般多在晚上或睡覺的時候,在夜間發作的次數多在4~20次不等,持續時間可達1~3分鍾。若在白天發生,則症狀較輕。在整個妊娠期可有症狀減輕的時候,或呈間斷性的發作,可以自愈。體質較弱的孕婦比較容易發病,而孕婦久坐、受寒、疲勞可誘使小腿痙攣的發生。孕婦如發生下肢痙攣。不必在心理上產生過重的思想負擔,可於臨睡前用溫水洗腳,洗時用雙手在小腿後麵,由下向上加以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鍾;注意鈣和維生素B的及時補充,在飲食中宜適當多吃富含鈣質的食物,如魚、雞蛋、青菜、豆腐、牛奶等;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乳酸鈣、葡萄糖酸鈣及維生素B、維生素D、維生素E等。

注意預防壞血病孕婦壞血病是維生素C缺乏的最嚴重的症狀。患病初期,孕婦開始出現無精打采、全身疲勞、虛弱、呼吸急促、肌肉痙攣、骨關節肌肉疼痛、飲食不佳、齒齦出血、貧血等症狀,嚴重者有皮下出血、關節腫痛、內髒出血等症狀,如不及時治療,會促使胎兒也發生壞血病。一般人每日攝入10毫克維生素c就可以預防壞血病發生。維生素C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孕婦長期少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或做菜時蔬菜維生素C損失較大,加之人體不能合成維生素C,而且維生素C不能在人體內儲存,所以需要經常攝入維生素C。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主要是蔬菜和水果,如油菜、卷心菜、白菜、西紅柿、竹筍、薺菜、蓋菜、雪裏紅、茄子、辣椒、紅棗、蘋果、橘子、紅果等。另外,做菜時要先洗後切、用猛火快炒,可以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

日常生活忌與宜保持穩定的身心狀況懷孕的第6個月是孕期的一個重要裏程碑。孕婦此時的身心狀況均較穩定,基本適應妊娠,仍要關注心理健康,保持樂觀,不要過多憂慮分娩疼痛等事情,避免煩躁、焦慮、抑鬱、易怒等不良情緒,可以適當放慢生活的節奏,因為此時孕婦和丈夫對胎兒的存在均有了具體感覺,可以經常花時間描繪一下孩子出生後的生活藍圖,憧憬未來的幸福,想象一下孩子的容貌,並通過檢測胎兒情況、體會胎動、進行養胎等形式增進母子的感情聯絡,既能夠穩定孕婦的情緒,又有利於胎兒的健康生長和發育。每天均要保證充足的、高質量的睡眠,適當減輕一下工作的強度和數量,最好能夠午休,以適當調整身體和情緒。

適當運動利於順利分娩胎兒情況穩定,為適當控製體重,保持母子身體健康,並為日後的順利分娩創造條件。建議孕婦一定選擇適宜的、無危險的運動以增強體質,增加體力,保持活力。孕婦進行的運動要符合自身條件,並能激發出鍛煉的興趣,又不要過於勞累和乏味,運動的場所也要有所考慮,最好是空氣新鮮、溫度適當、有家人或朋友陪伴、人數不多的安靜區域。

散步、做妊娠體操、遊泳等均是適宜孕婦進行的運動方式,但在遊泳之前,孕婦需要對身體狀況做一個全麵而詳細的檢查,以確定當前所處的狀態是否適合遊泳。經過檢查確定身體合格的孕婦,在每次遊泳下水前,要測量一下血壓、脈搏等,數據正常才可以下水。建議在上午10點到下午2點之間遊泳,去消毒有保障、安全設施齊全、人員稀少的遊泳場所。遊泳時最好救生人員在現場,泳池的水溫在28℃~32℃之間。

日常起居宜與忌此時孕婦對外界的興趣已經恢複,可以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開始花一些心思進一步準備孩子的必需生活用品,適當地逛街購物、與朋友聚會等,但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要避免可能損傷胎兒的行為和動作,避免腹部受到撞擊和長時間受壓、摔跤、滑倒、提重物行走,不要急速彎腰、下蹲、起身等,尤其對於有低血壓的孕婦,一定不要快速變換體位。因孕婦的肚子外凸,身體笨重,重心前移,容易前傾跌倒,在上下樓梯時要格外小心、非常留意,最好有家人的陪伴。可以開始著手準備孩子的生活空間和環境,避免一切對孩子有害的危險物。值得注意的是裝修材料的汙染已經成為普遍問題,此時不要進行裝修,或長期待在新裝修的房間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