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的盧群
臥虎
當代小小說領域的女作家寫作姹紫嫣紅,星光璀璨,有的以婉約空靈見長,有的以豪放宏闊醒目,之外還有一種以理性智慧見長的或叫思想型的寫法,盧群就是其中的一位。坦率說,我對盧群素不相識,但讀完她的部分作品後,我腦際跳出的兩句詩竟都是南宋詩人楊萬裏詠荷花的:一句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是“映日荷花別樣紅”。
盧群出過兩本書,一本是文集《美麗三人行》,一本是小小說集《菊花盛開的季節》,這本書是她的第二本小小說集。出過兩本集子還“小荷才露尖尖角”,可見中國小小說作家隊伍家底的殷實。而於我的眼中,她的“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價值卻在於她涉足了思想型寫作這個男作家也望而生畏的寫作高地。
我曾把小說作家的寫作分為故事型,情感型,思想型三種,並把三者分別比喻為小說寫作金字塔的塔基塔身塔尖。無疑,思想型是塔尖,是險途,也是最難的。寫一兩篇思想型的作品容易,多寫則難矣。這不僅因為需要膽魄毅力,更需要能力秉賦,如什麼樣的地產什麼樣的莊稼,什麼樣的嗓子唱什麼樣的歌。但在看到她的新小小說集的作品後,我還是有些按奈不住的興奮,幾乎有點兒要長嘯了:她寫的龍鬥鎮“遍地英雄”,因為她首先要在人格上是個英雄,沒有這個,寫作是難以為繼的。而這種精神,正是當代小小說作家開拓大作品最需要的鈣質,也是普遍精神矮化的當代寫作最需要的。她寫的龍鬥鎮該是民族精神的一種載體,是作家文以載道的一種精神延續。
我從作品裏知道盧群生活在遙遠的江蘇鹽城,離大海很近,她的創作有著硬朗的文風和大海一樣的胸襟。細看了,她的作品有些地方還略嫌粗疏,但再細看了,她待提升的空間也特別大,或者說她本身也是一塊璞玉。下麵我把讀她的作品時的印象談一下,也是一種交流和審美。
《燒餅王》另辟蹊徑,從“借種”的俗套故事中出新,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功效。借記者的眼呈現出的燒餅王生動細膩,形神兼備,甚得描寫的神髓。敘事雖可更簡潔些,但暇不掩玉,燒餅王對臨死時吐露真相的妻子以摟入懷中的體態話言體現終極關懷,思想立意與表現手法卻又簡潔之致,勝過萬語千言:感情與道德的矛盾,善良對世俗的超脫,寬容與人性的和解,瞬間得到了立體的呈現和整體的提升。使人想起邵寶健的《永遠的門》給人的靈魂上的震撼,甚至是許行的《立正》,司玉笙的《書法家》在人物思想與時代背景上的渾圓。照這個思想型的路線走下去,進一步強化語言在審美上的簡潔性,多樣性,以至彈性,暗示性,一定可以更上層樓,寫出更好,更大的小小說作品,繼而走向博大精深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