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提及企業選址要對未來地理變化做出正確的考量判斷,為什麼選址還要做出環境的預判呢?都市的風水日新月異,平原的尋龍完全在高地一線之間(高水一寸即是山,低土一寸水回環)。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條水壩橫跨兩個地塊之間,這樣的水壩對周圍的環境有何影響呢?江南很多地方習慣在下遊建立圓形拱橋,名曰:攔福橋。這樣的橋類建築在關鎖水口,起到禽星之用。
水口在古代被視為財富的象征,人們對水口的形局講究“源宜朝抱有情,不宜直射關閉,去口宜關閉緊密,最怕直去無處。”如果再深入分析,來去水口的衰旺可以直接反應出企業格局的主次,換句話說,相當於一票否決權的意思。這也可以表明為什麼現在很多企業選址尤其看重水口之處。
上遊有水壩關鎖,相當於兜水之意,很多財氣被上遊之地所控製,相信水壩建成後對企業的影響會很大。風水的本質是驗證而不是憑空想象,建築物不會說假話。
雖然上遊有水壩的影響,不過真水的力量可以主導整個大地的走向,漢語中有關背水的詞語也可以描述這裏的情形。企業創立之初的發展勢頭還是比較迅猛的,隨後就開始在各種阻力中前行。前文提及,“坐空朝滿”這一特點沒有很好地收水化煞,那麼煞氣隨著時間的積累而蓄積,發生狀況就在所難免了。不是說所有的“坐空朝滿”的布局都沒有發展,關鍵是有沒有收到水和化解煞氣的能力。
“坐空”的布局且沒有收到水(紅色箭頭為企業大門),坐空表示靠山虛無,意指白手起家奮鬥創業,不是自己打拚的老板一般還不會選擇這樣的地塊,這就是風水同步效應的影響。風水講究有山必有形,有形必有應。沒有經過指點的人往往會受風水環境和個人名利的趨勢影響作出決策。後靠之位原本應該是山星所臨之位,山管人丁水管財,此地又是山神下水,主人丁的問題。靠山所處的滔滔江水連綿不斷,讓老板疑惑的是,為什麼請來管理企業的職業經理人不是不給力就是頻繁跳槽?這樣的格局原本就會造成不可逆的結果,套用一句命理學典籍的話“昆侖山之水可順不可逆”。所處的環境就是一個篩選的機製,要麼順從它的影響,要麼被它淘汰。相信金融領域亦是如此,適應環境者長存。
風投基金明知欲收購的企業是這樣的格局為什麼還會逆收購呢?這才真正是資本運作的精妙之處。基金公司通過風水的判斷,選擇的時機恰好是這家企業麵臨眾多危機(煞氣)之時,在這時提出收購談判,企業的內憂外患以及各方壓力導致企業領導者對企業心灰意冷,最終選擇套現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