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原則是少用能人(1 / 1)

我的原則是少用能人

大道

作者:王石

哈佛亞洲中心與我相鄰的是一位日本防務省退休將軍,一年期的訪問學者。交談中,他以為我是位退休的企業家。在哈佛,幾乎沒有人相信我是中國最大房地產公司的在職董事長——怎麼可能?你哪來的時間?你在美國怎麼工作呢?比如說業務會、董事會、股東大會?

1999年我辭去總經理職務後就不再管理日常事務,但作為董事長,需要主持的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是一定出席的。也有例外,2003年4月的股東大會我缺席了,因為正在攀登珠穆朗瑪峰。作為上市公司,萬科一個季度至少開一次董事會。

身在美國怎麼出席呢?這就要感謝互聯網視頻技術。自遊學美國以後,我多次在子夜淩晨通過視頻召開董事會,其中一次,董事們分別在波士頓、深圳、北京、香港四個城市通過視頻網絡參加了會議。以現代通信技術,不用麵對麵也能主持會議是很平常的事。作為董事長不必親力親為打理公司,應該做什麼事呢?我以為,萬科董事長需要做三件事:第一,戰略;第二,用人;第三,擔當。

就戰略而言,萬科選擇房地產行業,走專業化道路。專業化的決策相對簡單一些,如果是多元化,決策涉及的麵就會更廣泛、更複雜,決策成本也大。我曾經說:如果中國城市化終結的一天,城市不再需要住房,我希望最後一個住宅社區是由萬科人建造並提供服務的。這個表述其實就是萬科的戰略決策,決策之後就要堅定地走下去,不能猶豫。

第二,用人。俗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的觀點:從管理學的角度,每個人都是可疑的,包括我自己。一定要清楚,我們都是凡人,每個人都有正義邪惡、善良醜陋、向善向惡、寬容嫉妒兩個層麵。用人要懷疑,但卻是製度性地懷疑。像企業的管理製度、人事製度、財務製度、合同審查、離職審計等,不就是要限製管理者和員工不犯錯誤,或者及時發現、糾正錯誤嗎?

不可否認,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凡人中間有能人。但我的原則是:少用能人。所謂能人,能人所不能,這種人作為發明家是好樣的,作為創業家也會是好樣的,但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卻不合適,因為能人喜歡打破常規,不喜歡遵守規章製度。往往能人在企業發揮作用時,對企業的傷害也是很大的。還需要做到的是:機會均等原則,親屬回避製度,人與人之間關係簡單化。最後把握的一點:員工是企業的最大財富,關心、愛護他們,持續的培訓必不可少。

第三,擔當。企業做好了,成績、榮譽和光環自然會往創始人、董事長頭上套,但企業出了差錯,誰來承擔責任呢?當然也是董事長。但許多領導人不這麼想,把責任推給部下,“你怎麼搞的,辜負了我的信任,把事情搞成這個樣子!”

當企業出了問題,一把手不可能沒有責任。首先可能是決策失誤,這一定是領導者的責任;其次,決策是對的,但用人錯了,那就是失察,仍是領導人的責任。當然,錯誤犯多了,就不能僅僅是檢討了事,要考慮引咎辭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