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悠久的文化傳統,無論民族命運經曆多少榮辱興衰,其文化傳承卻總是綿延不絕的;一個民族甚或一個家庭的生存和發展的曆史,凝聚著主人們的全部創造,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創造,而這些創造能夠得以流傳得以繼承的,往往是它的精神和文化傳統,而不是其他。物質的擁有往往是一時的,是轉瞬即失的;精神和文化的擁有卻是潛移默化的,是永恒的。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作為獨具文化特色的家庭教育文化,如同中華文明“百花園”裏的一株奇葩,妍麗厚重,韻味悠長。她反複總結著過去,不斷昭示著未來;她淬勵著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意誌,激發許多誌士仁人奮起為國家和民族的強盛而獻身。
家庭教育文化中的家訓,也作家令、家誡、家戒,是古人對父母教導的敬稱。廣義的家訓,則包括家規、家約、家禮、家範、教子書、示兒書等。舉凡修身養性、孝親教子、讀書學習、交友處世、涉世報國、為官從政、治生理財、保健養生,均是曆代家訓常論不衰的話題。
中國曆代家訓傳承了民族傳統思想文化的基本要素,又包含了作者獨特的社會經曆和現實感受,並體現了時代的感召和曆史使命,這是家訓優秀之作的活力和魅力所在。尤其是那些見解獨到、睿哲深邃又經過漫長歲月淘洗和悠久時光篩選的曆代佳作名篇,早已成為浸潤於民間大眾的普及性讀物,千百年來直接陶冶著我們的民族精神、鍛造著我們的民族品格。而其中包含著的名言警句,更是精彩迭出,不勝枚舉。閱讀曆代家訓,猶如麵對閃爍著哲人智慧之光的格言大全,給人以味厚旨遠的美感享受。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如何能夠既順應曆史潮流跟上時代的發展,又能在中外文化碰撞交流中褒揚中華民族的卓異品格;如何在個人、民族、 國家激烈競爭的時代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這是值得每一位關心民族命運和兒女前途的有識之士深思熟慮的。曆代家訓無疑能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
幾年來,我們利用業餘時間,從曆代家訓名篇中認真選錄了一些較有現實指導意義的精品佳作,參考有關書籍,考訂文字,配以作者介紹和粗陋淺顯的評析,並加以注釋和譯文(明清以後作品因文字相對淺近,有些並無翻譯必要,故僅擇其較艱深者選譯,一般則隻注不譯),輯錄成冊,以供讀者欣賞、借鑒。願這些文字,能對大家有所裨益!
編者
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