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經過了這次遇險,眾人卻是均提高了警惕,可在接下來的一日裏,卻再沒有遇到什麼突發之事,大船也順利駛離了三峽。出了山峽後,長江江麵逐漸開始寬闊了起來,行船變得容易了許多。到了第四日傍晚,大船駛到了豐都境內,趙曉楠與鍾雲綺聽說豐都乃是鬼城,心中甚是害怕,當天晚上竟然整夜都不敢合眼。天聖教教眾因擔心上岸後會中了敵人埋伏,也不敢輕易靠岸,於是當天夜裏繼續開船前行。
第五日下午,長江江麵上忽然露出了一道石梁,呈一字型橫亙於江麵之上。柳靖陽等人站在船頭見那石梁上白鶴盤繞,景色甚是美麗,不禁便多了幾眼。正觀賞之間,卻忽然聽到石梁上竟傳來了一名男子的說話之聲,說道:“蜀中美景白鶴梁,迎來送往不留芳。”柳靖陽等人聽到這人的說話之聲,仔細往石梁上一看,這才發現在石梁的前端位置處,竟然坐著一名道士打扮的男子,隻是這名男子頭戴鬥笠,身披青衣,遠遠看去便似與石梁融為了一體一般,若不仔細觀察,確實難以看出是個活生生的人來。
但見那人手持魚竿,正在臨江垂釣,樣子似乎甚是悠閑。柳靖陽雖然未曾聽明白他方才的話,但見他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不忍心將其打擾,因此便沒有開口詢問。可趙曉楠卻忍不住好奇,開口問道:“那垂釣的道士,你方才口中說的話是什麼意思。”那道士聽到趙曉楠出聲詢問,抬起頭來,朗聲說道:“我方才的話,意思是說,這白鶴梁的景色雖美,可卻絕不能容忍外人在上麵肆意破壞糟蹋。”
趙曉楠聽他說了這話,不禁一愣,問道:“道士,你這話就更加奇怪了,什麼白鶴梁不白鶴梁的,又有誰在上麵糟蹋破壞了。”那道士道:“白鶴梁便是我垂釣的這道石梁,你難道看不到這石梁上麵到處都是旁人的題字麼,題這麼多字,不是破壞還是什麼。”趙曉楠更加奇怪了,說道:“這石梁上麵有很多字麼,我站在船上,離得太遠,可看不清楚。”那道士道:“你想要看清楚,那又有何難。”說完這話,忽然間竟扔下魚竿和鬥笠,向柳靖陽等人乘坐的大船躍了過來。
柳靖陽等人見他突然飛身過來,都是大驚了一跳,那道士所處石梁的位置,離柳靖陽等人乘坐的大船至少也有十多丈距離,常人就算輕功再好,也是根本不可能躍得上來的。果然那道士一躍之下,並不能躍到船頭,身體在離船身尚有五六丈距離處便已然開始墜落。然而就在眾人以為他要跌落到水中之時,卻見那道士不知從哪裏掏出一塊小木板,並將其平置於水麵之上,跟著單足在那小木板上一點,身子便又再次躍了起來。
柳靖陽等人見那道士竟有如此身手,都禁不住出聲叫好。就在眾人叫好聲中,那道士雙足已然落到了大船之上。柳靖陽正想上前去與那道士打個招呼,那道士卻忽然間一把抓住了趙曉楠的手臂,說道:“姑娘,我這就帶你到石梁上去看個清楚。”說完這話,雙足一點,拉著趙曉楠就朝從船上飛了出去。柳靖陽完全沒有想到那道士會將趙曉楠給抓走,措不及防之下,根本來不及阻止,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那道士將趙曉楠給抓走。
天聖教教眾登時就驚呼了起來,不過好在那道士輕功也確實了得,手中雖然抓著趙曉楠,但足下卻並沒有半點滯重的跡象,隻一個起落,就已躍到了石梁之上。柳靖陽見趙曉楠被那道士安然無恙的帶到了石梁之上,暫時沒有了生命危險,心中稍微放心了一些,正要開口向鍾雲綺等人詢問解救趙曉楠的辦法,卻突見眼前人影一閃,有人又從船上飛了出去。
柳靖陽吃了一驚,轉頭看去,見飛身出去的竟是賈仁義,但見他身法奇快,身體在將要落入水中之時,也是不知從哪裏扔出了一塊木板,借著木板反彈之力,輕鬆地躍到了石梁之上。柳靖陽見賈仁義躍上了石梁,不禁好生佩服,還未開口說話,卻聽得鍾雲綺的聲音忽然在腦後響了起來,說道:“靖陽哥哥,賈公子都已經躍到石梁上去了,你作為趙姑娘的仆人,怎麼還呆愣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