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審美篇——色彩,開啟寶寶審美大門的鑰匙(4)(1 / 2)

其次,寶寶往往將圖畫人格化,因此,繪插畫者最好要了解寶寶的心理需要,畫出構圖良好、具有美感、色彩美麗的插畫來。

最後,好的圖畫書,往往是文圖能互相配合。最好是自寫自畫,這樣更能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同時更能使整本書有統一感。

3.為寶寶選擇合適的圖畫故事書

不少爸爸媽媽一想到要為寶寶買圖畫故事書,就頭痛起來,因為書店裏可供家長選購的寶寶讀物太多太多。但是什麼樣的圖畫故事書才適合給寶寶看呢?別急,我們來給您支招。

爸爸媽媽首先要考慮的是一本圖畫書的印刷是否精美,圖畫是否適合,這些都是爸爸媽媽在購書時應該重視的。還有,一本書的裝訂是否良好,也很重要。因為有的書裝訂不好,訂書釘在外麵,容易傷到寶寶的手。

幫寶寶選擇好的圖畫故事書,爸爸媽媽要與他們一起欣賞圖畫,聽聽寶寶為你講解書中的故事,一起討論書中內容的意義,無形中可促進爸爸媽媽與寶寶間的相互了解。試這是一件十分多麼美好、溫馨的事情。

拓展閱讀

色彩繪畫方法一籮筐

培養寶寶色彩表現力,有必要給寶寶逐步增加各種有豐富色彩的繪畫工具。因為每一種畫筆、顏料都有各自獨特的表現方法,隻要運用得當,都能產生良好的藝術效果。下麵小編收集了幾種寶寶常用的色彩畫方法,爸爸媽媽可以借鑒一下哦。

1.線畫

把線繩放在顏料中浸透然後取出,放在紙上拖,留下各種不同顏色,采用不同粗細的線來形成不同的軌跡,錯綜複雜充滿了幻想,得到一種良好的畫麵效果。

2.線繩畫

可以把蘸滿顏料的線繩放在紙上,然後在線的中間,用一根小牙簽朝著一個方向拖,這樣將會出現一個漸變的三角形麵。有線與麵的結合,如此用不同的顏色重複,最終將繪出許多漸變的三角麵相互重疊。最終達到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

3.印畫

利用樹葉、舊積木、蘿卜、瓶蓋、寶寶的手、腳等進行印章畫,還可以用各種蔬菜切片,在以上事物上塗上寶寶喜歡的水粉色彩,然後把它印在白紙上。如在正方形的積木上塗上黃色,三角形的積木上塗上紅色,印在一起,一座金色的房子就出現了。又如老師在大紙上畫上樹幹,寶寶把撿來的樹葉塗上色彩印在大紙上當樹葉,最後印出來的樹就是五顏六色的了。

4.染畫

用生宣紙或衛生紙,在紙上蘸上漂亮的水彩,色彩在宣紙上自然滲開,產生動態效果,讓寶寶直接觀察色彩流動的過程,體驗色彩滲開後姿態萬千的效果。老師事先把宣紙剪成蝴蝶狀,請寶寶把紙的中間用鉛絲紮在一起,成了一隻白蝴蝶,然後寶寶去蘸自己喜歡的顏色,自然滲開,變成了絢麗多彩的花蝴蝶,從而刺激寶寶去追求意想不到的色彩變化。還可以開展彩墨畫,就用宣紙和顏料作畫,利用彩墨畫的肌理效應,達到凹凸地方顏色會不同的效果,等畫麵幹了以後,效果會更明顯。

5.刷畫

用積木和塑料片或其他廢舊材料、吸管、毛線在紙上組合出主題,用牙刷蘸色,靠在硬物上將顏色濺到紙上的空白處,產生水珠四處飛濺的效果,拿掉紙上的積木,露出空白處,就是一張有趣的刷畫。

6.滾珠畫

讓寶寶給白紙塗上底色或選一張自己喜歡的色紙作為底紙,放在鞋盒裏。把玻璃彈珠(或木珠、乒乓球等材料)蘸滿各種顏料,然後把玻璃彈珠放在鞋盒裏,慢慢地任其自然流動。珠子滾過後留下的各色軌跡,也將是一幅非常自由美麗的畫。

7.蠟筆水粉畫

利用油、水不相容的原理,用最常見的繪畫工具油畫棒、水粉相結合作畫,使得畫別具一格。雖然,寶寶經常使用油畫棒、水彩等繪畫工具,但在寶寶熟悉的基礎上結合使用兩者,具有一定的新鮮感。用蠟筆或油畫棒在紙上作畫,然後輕輕地刷上一層水彩色。有蠟的地方水分滲透不進去,所以蠟筆所畫的圖案就會躍於紙上,很是顯眼。

8.撒鹽畫

鹽溶在水裏,會產生像蒲公英盛開的效果,因此,老師在蠟筆水粉畫的基礎上,可以在水粉還未幹的情況下撒上鹽,可以讓底色看上去像天空飄起鵝毛大雪一樣。

寶寶的美術小活動

通過美術活動進行早期的美術教育,會讓寶寶盡情享受到色彩帶給人的美好感覺。下麵,就讓我們具體來看一下幾個美術小活動吧,

1.美術興趣活動

皮亞傑曾說過:“兒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樣有效地滿足他個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個可資利用的活動領域,在這領域中他的動機並非為了適應現實,恰恰相反,卻使現實被他同化,這樣的活動領域便是遊戲。兒童進行的遊戲很多,繪畫也是這種遊戲的一種方式。”

遊戲是寶寶最喜歡的一種活動,將遊戲融入美術活動之中,使遊戲與美術創作緊密結合,更易為寶寶所接受。在美術興趣活動中,較多地運用詩歌、故事、猜謎語、做做玩玩等遊戲,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使寶寶獲得愉悅、新奇的情感體驗,激發寶寶創造出別具一格的意象。調動寶寶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寶寶的創造力,讓寶寶覺得不是在畫畫,而是一種玩耍,在玩的過程中寶寶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樂,找到了自信,這樣他們自然而然就能熱情、大膽地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