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你的寶寶擁有良好的視覺空間智能嗎?
1、一般來說,擁有良好的視覺空間智能的寶寶常會有以下的行為表現:
(1)混合同一色係的顏色和物品;
(2)玩有色字謎;
(3)複製、塗鴉、描畫和繪畫;
(4)看錄像片和照片;
(5)製模和建造;
(6)選擇穿著。
2、擁有良好的視覺空間智能的寶寶,其長大後的行為表現:
(1)把東西拆開來,(有時)也能夠成功地把它們再組裝起來;
(2)玩字謎以及複雜的迷宮;
(3)在一個更高的水平上創造,塗鴉、描畫和繪畫;
(4)拍照,看地圖;
(5)玩一些數學模型;
(6)設計服裝、建築、要塞和城市。
通過這些行為表現,爸爸媽媽們就可以輕鬆了解到寶寶的視覺空間智能的發育情況,然後有針對性地對寶寶進行教育培養。需要注意的是,當寶寶對最重要的藝術品或建築作出消極判斷時,爸爸媽媽要克製住自己的情緒。因為一個權威的評價,就如爸爸媽媽或者老師,批評或者否定他的言論都會阻礙寶寶視覺空間智能的發展。當寶寶問爸爸媽媽對他的努力作何評價時,爸爸媽媽最好回答:“我喜歡它!”“跟我講講它,或者很有趣?”或者說:“你想告訴我們些什麼呢?”不要批評寶寶所做的努力,而是用互相交流的形式幫寶寶回顧自己的作品,從而加深寶寶的記憶,豐富寶寶的想象。
其實,視覺空間智能是一種能提供爸爸媽媽與寶寶在一起機會最多的智能。比如,廚房的桌子可以成為一個迷你的藝術工作室,而爸爸媽媽和寶寶可以獨自描畫或者合作把一團泥土打造成一個平板,然後再打造成一頭大象或任何一個動物。此外,爸爸媽媽可以耗上一個星期六的早上和寶寶在博物館或者畫廊,來決定他們最喜歡的藝術品。爸爸媽媽也可以一起開著車,出去找尋最吸引人的建築物的外表。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寶寶對藝術品或建築的喜好,培養寶寶對大自然的熱愛,奠定寶寶的初級審美情趣。
下麵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們對培養寶寶的視覺空間智能都有哪些指導和建議吧。
把握寶寶視力發育的N階段
寶寶一出生,迎接他的就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隨著寶寶慢慢睜開眼睛,爸爸媽媽們總會發出欣喜的尖叫:“寶寶能看到東西了!”在成長的過程中,寶寶隨著視覺發育的成熟,逐漸認識色彩、感知色彩,並懂得欣賞和享受這個色彩繽紛的世界。然而,爸爸媽媽們或許不知道,寶寶要真正看到這個世界的色彩,要等到他們視覺發育成熟,這一過程大約是6年的時間。
寶寶初識色彩的一般過程是,先認識色彩,然後才學會與色彩相關的詞。大約4歲時,寶寶就能將二者聯係起來。5~7歲時,寶寶能正確地說出常見色彩的名稱。前蘇聯心理學家研究認為,6~7歲的寶寶能正確地說出常見色彩名稱的次序為:黑、白、紅、藍、綠、黃、棕、灰、粉紅、紫和橙黃。我國心理學家也曾利用色彩命名法研究寶寶顏色視覺的發育。有關研究認為,3~6歲寶寶對色彩的正確命名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步提高。寶寶對8種色彩命名的正確率是:3歲為50%,4歲為68%,5歲為90%,6歲為95%。不同色彩的正確命名,其難易程度也是不同的,其中紅色的命名正確率最高為98%。其次:白為98%、黑為96%、黃為83%、綠為78%、藍為61%、橙為51%、紫為43%。除色彩命名有一個發展過程外,色彩再認也不例外。經研究發現,寶寶正確辨認色彩的百分率和正確辨認色彩的數目是隨年齡增長的。寶寶對色彩的名字和再認能力發展的轉折點是5歲。
不過,沒有哪個寶寶的視覺生來就很優秀,都是根據寶寶視覺發育階段的特點,進行科學的訓練培養的。通過視覺遊戲加以開發訓練,才能讓寶寶擁有更好的色彩視覺智能。所以,對於色彩教育,爸爸媽媽要有足夠的耐心,一定要捕捉寶寶顏色視覺發育黃金期,做好寶寶的視力保健工作。
一、掌握0~1歲寶寶視力發展全記錄
爸爸媽媽都知道,良好的視力對於寶寶早期運動和認知力的發育具有關鍵作用。但當寶寶聚精會神觀察玩具時,您注意過他是以多近的距離來觀察玩具的嗎?您知道寶寶視力發展的過程嗎?
人的大腦在出生的一年間可以成長到成人的70%,特別是在寶寶6~7個月大時,大腦視覺皮層即開始接收處理視覺信息。一般來說,0~3歲是幼兒視覺啟蒙的黃金時期,雖然剛出生時,寶寶隻能看到抱著他的人的臉,新生兒的視力約在30厘米,但隨著寶寶一個月一個月地長大,他能看清的範圍也會越來越大。其視力範圍在兩歲時可發展至0.6,3歲前可達0.8。隨著大腦的發育,寶寶看到的東西也越來越清楚,視覺將逐漸成為他認識和掌控周圍世界的有力工具之一。因此,爸爸媽媽要在1歲之前給寶寶足夠的刺激,提升寶寶大腦的能力。下麵我們先介紹一下0~1歲寶寶視力發展全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