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嘔吐較重,可能需要住院治療。一般要先禁食1~3天,每天打一些葡萄糖溶液及一些葡萄糖鹽水,醫生會在輸入法中加入氯化鉀、維生素B6和維生素C。一般經上述治療2~3天後,即可好轉。
4.嘔吐停止後,應適當下床活動,以助消化功能的恢複。這時可以試著吃些東西,選擇清淡、富於營養和適合口味的食物。若進食量不足,可適當補液。
(二)孕期服藥打針會導致胎兒畸形嗎
很多孕婦在還並不知曉自己懷孕的情況下服了藥或打了針,那麼,是不是凡在孕期吃過藥或打過針的孕婦就都有危險呢?醫學專家說,這要視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大量、長期用藥會對胎兒有影響,但有些藥對胎兒不構成威脅,而有些藥可能帶來極大的危害。
通常來講,剛懷孕時吃少量的感冒藥,一般很難說明問題。孕婦感冒後,可吃板藍根衝劑,另外應多喝水。阿莫西林劑量較小問題也不大,但什麼事都不是絕對的。
根據胎兒在母親體內的生長發育時間推算,一般先天畸形大多發生在妊娠6~8周以內。這時由於感染某種病毒等原因,往往母親並無察覺。如果孕婦經常與寵物接觸,那麼她很可能會感染弓形蟲,從而導致嬰兒畸形。所以,孕婦們在懷孕早期要盡量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做好助產期保健,並保持心情愉快。如果懷疑胎兒可能感染,可以在成胎5、6個月時做B超檢查,從而減少嚴重殘疾新生兒的出生。
(三)孕婦飲食應注意什麼
懷孕後,孕婦吃東西就不再是單純的個人飲食了。從生理角度來講,由受精卵到胎兒,其組成機體的基本單位是細胞,而每一個細胞的生長和複製,都需要各種營養,如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和水。若孕期營養不足,則細胞的生長和複製就會受到影響,胎兒器官形成遇到障礙,重要生命力功能低下,發育不正常,從而造成胎兒畸形,甚至流產或出現死胎,何況孕婦本身也需要各種營養。醫生指出,為了胎兒更好發育,孕婦飲食應做到以下幾點:a。多食粗糧,少食精製的米麵。因為玉米麵、小米等粗糧含維生素B和蛋白質比大米和白麵多。b。多吃新鮮的瓜果蔬菜,可供給身體對維生素A和C以及鈣和鐵質的需要,但要注意蔬菜烹調方法,煮燒不宜過火。c。多吃穀類、花生等,這些食物有大量易於消化的蛋白質、維生素B和C、鐵和鈣質等,又可供給一部分脂肪。d。每天加食1~2個雞蛋,因為蛋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和各種維生素。e。不宜食用過多食鹽,防止出現水腫和高血壓;不要吃或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濃茶、酒等。
除了應注意以上幾點外,哪些食物孕婦應多吃?
1.孕婦應多吃含鐵、鈣、鋅的食物
現在各類有關鈣的廣告鋪天蓋地,因為大家明白,鈣是構成牙齒和骨骼的材料。嬰兒的大部分乳牙實際上在胎兒5~6個月時就已經開始鈣化,所以,為了嬰兒的牙齒發育良好,必須在母親懷孕時就開始注意供給充分的鈣、磷以及維生素D,以防止軟骨病。在婦女懷孕5個月後,除了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製品、芝麻醬、蝦米皮等,還可吃些鈣片。
鐵在人體中參與氧的轉運、交換和組織呼吸過程,若數量不足時常可表現為缺鐵性貧血。所以孕婦,尤其是妊娠後期,應多吃些含鐵的食物,如肝、蛤蜊、蝦米、蛋等。鋅與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密切關係,是一切生物都必需的微量元素,對人體的生長和發育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若孕期缺鋅,那麼嬰兒的骨骼發育不良,發生畸形。所以,孕婦宜注意補充鋅,動物類食物是鋅的可靠來源,而植物類食物中的鋅卻不易被人體吸收。
2.孕婦應多吃蛋類、瘦肉和豆製品
孕婦對蛋白質的需要較平時增多,一方麵胎兒需要蛋白質構成自己的組織,另一方麵孕婦也需要蛋白質來供給子宮、胎盤及乳房。孕婦分娩時會損失大量的血液,因此,平時必須有一定量的蛋白質儲留在體內,以滿足分娩的需要。
體內蛋白質充足的話,可使產婦體力恢複得快,並有助於乳腺的分泌,增加乳汁。如果蛋白質供給不足,可能會影響胎兒中樞神經係統的發育。所以,為了胎兒的生長發育需要,並為分娩和產後哺乳做好準備,孕婦應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多吃些蛋類、豆製品和瘦肉。
3.孕婦應多吃水果和青菜
大家可能對維生素這種物質並不陌生,它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它廣泛地存在於水果和蔬菜之中。例如,葉酸是一種維生素,妊娠期間葉酸的需要量增加,若補充不足就會產生孕婦巨紅細胞性貧血,而貧血嚴重時會引起流產、新生兒死亡和產後出血等。因此,在孕期的膳食中應多提供一些綠葉蔬菜。胡蘿卜素是維生素A的前身物質,廣泛存在於胡蘿卜、綠葉蔬菜及桔、杏等水果中,故多吃此類東西對增加體內維生素A的儲存是有好處的。
那麼,孕婦如果想補葉酸又該吃些什麼?
據統計,富含葉酸的食物有紅莧菜、菠菜、生菜、甜菜、蘆筍、龍須菜、油菜、小白菜、豆類、酵母、麵包、動物肝、麥芽及香蕉、草莓、橙汁、桔子等。營養學家極力推薦孕婦每天吃一隻香蕉,因為香蕉富含葉酸與鉀元素,可提供給孕婦不遭破壞的天然葉酸,對優生有不容忽視的意義。
(四)孕婦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孕婦在孕期的日常生活中還應根據醫學專家的意見注意如下一些問題。
1.吸煙對胎兒有影響
過量吸煙,尼古丁的毒性被吸收,會造成缺氧,煙草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一氧化碳積蓄或充塞肺泡,會加重缺氧現象。體內缺氧易造成意識模糊,記憶力下降,這種危害對胎兒大腦會造成同樣損害。孕婦本人吸煙,胎兒受到更為直接的損害。煙的有害物質通過胎盤傳遞到胎兒體內,容易引起流產、早產或死亡。因此,為了後代的健康,孕婦不應吸煙,其他家庭成員也不應吸煙。
2.酒對後代智力的損害也不可忽視
酒中含有胎兒的“殺手”——酒精(乙醇)。無論男女,長期飲酒的人,其遺傳密碼會被酒精破壞,給後代留下隱患。對後代智力損害最明顯的,還是懷孕婦女酗酒。如果在受孕3個月內酗酒,極易產生早產、流產、死胎。在臨產前3個月酗酒,酒精通過胎盤,會嚴重損害胎兒大腦,導致“胎兒酒精綜合征”,常常出現小頭畸形,存活下來的胎兒也易導致智力低下。
3.慎飲咖啡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咖啡的人增多了。孕婦能否飲用咖啡,自然引起人們的注意。據日本原生省的調查資料,孕婦一天飲用咖啡5杯以上者,發生流產率增高,分娩低體重兒的比例也增高,而且畸形兒的發生率有增高趨勢。專家們都認為,咖啡不是必要的營養食品,在妊娠期尤其是在早期還是不飲為好。
4.孕婦在生活中用藥需慎重
比如阿司匹林、非那西丁等,懷孕早期大量服用,可致胎兒血管或骨骼係統發生畸形。服用奎寧可引起流產、先天性耳聾。鎮靜安眠藥類如安定等,會使胎兒發育遲緩,損傷肝髒功能。抗過敏藥類危害最大的是四環素,可使胎兒乳齒發黃、質脆,抑製骨骼生長而發生短肢畸形;適當應用青黴素和紅黴素,對胎兒則無明顯不良影響。維生素類,如大劑量的維生素K在產前服用,可導致胎兒核黃疸。據目前所知,維生素B或C比較安全,但長期服用後會使新生兒在脫離母體後產生VB和VC缺乏症。
因此,為了預防和減少藥物對胎兒的不良影響,在妊娠期,孕婦用藥要慎重,決不能濫用,應根據病情合理用藥。當然,並不是什麼藥物都對胎兒有害,有許多藥物如葉酸、維生素C或E、葡萄糖等,對維持胎兒的正常發育有著良好的作用。
5.孕婦患以下幾種病毒感染會影響胎兒發育
早期孕婦患急性風疹病,可引起胎兒畸形,如先天性白內障、視網膜炎、耳聾、先天性心髒病、小頭畸形及智力障礙等。流感病毒可引起胎兒唇裂、無腦等神經係統異常。巨細胞病毒症可致小頭畸形、視網膜炎、智力發育遲緩、腦積水、色盲、耳聾等。單純性皰疹可導致胎兒發生小頭畸形、小眼睛、心髒異常等。
因此,必須加強孕期保健,在明確懷孕後,最好少到公共場所,尤其是病毒性疾病流行季節更應這樣。此外,孕婦要注意休息和營養,適當進行孕期身體鍛煉,保持良好狀態,這無疑能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保證胎兒正常發育和孕婦的健康。
6.放射線對胎兒發育有影響
在受精卵著床期間,孕婦如果接受過量的放射線照射,有可能使受精卵死亡。X線也能誘發基因突變,造成染色體異常,從而使胚胎發生各種各樣的畸形,故在胚胎6~12周內,不宜進行放射線照射檢查,因為此時正值器官迅速分化發生期,胚胎的各種組織在逐步演變成不同器官係統,對放射線及各種有害因素異常敏感,極易發生畸形,嚴重時可導致胚胎死亡。還有,在胎兒生長的早期接受了放射線,亦可使胎兒生長受阻,表現為出生時體重較應有的胎齡小。受X線影響可能會發生功能障礙、生長障礙或智力低下,但目前尚無法做出準確檢查。所以,妊娠早期婦女要避免不急需的X檢查,若已接受了腹部X線照射或反複接受多次胸部照射,應根據醫生意見,決定是否施行人工流產為宜。
(五)怎樣推算預產期
俗語說“十月懷胎”,其實,胎兒在母親腹內的時間為280天。按醫學周期計算,足月為37~42周之間。預產期是根據孕婦末次月經的日期來推算的,把表示月份的數字減少3或加上9表示日期的數字加7就能得出預產期了。如末次月經的第一天是1985年11月9日,則11——3=8(月),9+7=16(日),那麼,預產期就是1986年8月16日。又如末次月經的第一天是1985年2月3日,則2+9=11(月),3+7=10(日),那麼預產期就是1985年11月10日。這種推算隻是針對經期為28天的婦女而定的,如果月經周期是35天者,則預產期要推遲7天,月經周期是25天者,預產期要提前3天。
知道了預產期,怎樣預防流產和早產呢?
1.預防流產
流產就是胎兒在子宮內尚未發育到存活的階段,卻因某種原因而發生妊娠中止的現象。引起流產的原因很多,胚胎方麵主要是孕卵的發育異常,占60%之多。孕婦方麵,是以孕婦內分泌功能失調為主。孕婦出現流產時,應請醫生查清原因,對不同階段的不同原因采取相應措施,若胚胎發育正常,一般臥床休息數天即可。另外,口服維生素E、胎盤片或中藥保胎,都有一定的效果。若出血超過月經量或子宮收縮頻繁、宮口已擴大或有羊水流出,說明已發展為難免流產,保胎則不奏效。因此,出現流產症狀時應聽從醫生處理。
2.預防早產
醫學上把凡是妊娠在28~36周之間就分娩者稱早產。早產兒各個器官發育尚未成熟,機體調節機能和抵抗力比較差,生活能力弱,容易並發多種新生兒的常見病,是早產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預防早產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來說,早產與孕婦的健康關係最大,如孕婦患急性傳染病或慢性病、生殖器官異常、受到外傷、性生活過度、孕婦情緒不穩定等,均可導致早產。故防止早產應從預防著手,針對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預防措施。如果孕婦出現不規則的腹部陣痛或見紅等早產先兆時,應立即臥床休息,切莫過分顧慮擔憂。最好是請醫生診治,或服用減輕子宮收縮的適量的鎮靜藥物,或服中藥保胎。胎膜早破者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同時用地塞米鬆促進胎兒肺成熟,以防發生肺透明膜。如確已臨產,則可按胎兒的分娩程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