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這個飛雪的深夜,率軍出城而去,表麵上是要去巡視其他地方,實則是另有任務。
自從有熊國亡國之後,殘餘的有熊國軍的餘孽就化整為零,躲進了深山老林之中,守著山澗要道當起了‘山大王。’。
今日伏擊一下酆都軍的物資,每日搶奪一下酆都軍的給養。雖然威脅不大,但也讓酆都軍們煩不勝煩。
更讓計蒙頭疼的是,這些餘孽的存在,讓幸存下來的有熊國亡民們,內心深處依舊有著負隅頑抗的信念。
他們總是不甘心做北陰朝的順民,計蒙還是看得出來的。
為此,計蒙想要給予這些亡民和那些飄忽不定的有熊國餘孽們一個絕望。而要做到這點,就得把有熊國軍的餘孽盡數屠殺殆盡,不留任何活口。
包括那些支持和暗中庇護有熊國軍餘孽的諸鬼,也得一個不留的殺他個幹幹淨淨。
以此來一個殺一儆百,狠狠地威懾有熊國亡民,和鳳麟洲中的其他鬼民的同時,也給他們傳達一個信息:不做北陰朝的順民那就死!
但要抓住這些躲藏在深山老林之中,終日神龍見首不見尾,還都是已化整為零,目標並不明顯的有熊國軍餘孽,也不是一件易事。
思前想後,聰明的計蒙想到了他是這些有熊國軍餘孽的眼中釘肉中刺,總想要把他處之而後快,那他便可以用自己做誘餌,把有熊國軍餘孽都吸引出來。
於是,半個月前他便不經意間放風出去,宣稱了自己接到了酆都大帝的聖旨,將在最近代天巡狩,出巡鳳麟洲各地。
他堅信,這個消息會在短時間內就傳到了那些有熊國餘孽的耳中去。但是為了保證這消息不被對手懷疑,他並未公布具體時間。
直到幾天前,他才讓軒轅城中部分酆都軍打點行裝,作出一副要外出遠行的姿態來。
計蒙不愧為北陰朝的當世名將,他深知以其說不如做。隻要讓部分軍士開始打點行裝,再加上之前故意放出去的風聲,那麼有熊國軍的餘孽一定會動起來。
果不其然,在他手下的軍士們開始打點行裝後不久,城中就有有熊國亡民們,瞧瞧地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
暗中觀察著的計蒙知道時機已經成熟,便於今夜帶著部隊忽然出城。
離開了軒轅城的酆都軍,隨著計蒙冒雪前進。初冬的這場雪,還不算太大,行軍並不是很困難。隻是那冰冷的雪花洋洋灑灑落下,灑在了軍士們鐵製的鎧甲上,也不免有個別軍士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不過這些酆都軍們,多數都想不通計蒙為何要大半夜地出城,難道連等到天亮都不行嗎?
想到此,再聽著耳畔回轉的呼嘯北風,他們就開始懷念起營房裏的火爐與溫暖的被窩來了。
馭獸走在隊伍前端的計蒙,心裏可沒有那麼多的雜念。
他那雙龍眼透過了漫天北風中飄落的雪花,向著前方南麵望了過去。
在身前遠處的黑暗之中,有一道南北向的山峽。在這長有十數裏的山穀中,兩側峽壁陡峭險峻;穀中林木花草茂盛,溪流成河而石筍林立,故而地形複雜,易守難攻,為拱衛軒轅城南麵的一道天險。
計蒙得到情報,多說的有熊國軍餘孽就是集聚在那片地方,為首之鬼,正是先女魃一步逃出了軒轅城的顓頊。
而據一些傳言所說,跟在顓頊身邊的,正是計蒙一直在找尋的有熊國大將應龍。
這處山穀,便是計蒙此計的第一站。
如果情報不假,那麼此時,整個山穀之中應該已聚集不少的有熊國軍餘孽,借著夜幕黑暗躲藏在草木後,靜候著酆都軍和計蒙的到來。
想到此,計蒙不但不驚不懼,也無絲毫慌張,臉上神色依舊平靜。
又馭獸往前走了幾步,計蒙緩緩回頭,看向了身後大軍。借著軍士手中火把光亮,他可以看到大軍中那支蜿蜒前行的車隊。
車隊裏的每一輛車子,都是四麵鐵壁環繞,四四方方的車子。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個鐵盒子!
而裏麵裝著的,正是讓有熊國軍餘孽的絕望。
【蜈蚣珠——夜能放光的寶珠;《堅瓠集》卷五記載:明朝萬曆年間,江蘇武進有座橋,人在上麵休息就會得病而死。居民十分恐慌,百思不解其中奧秘。後來有幾個胡人來到,發覺有毒蟲盤踞橋下,就製了隻鐵籠,內設機關,籠內鋪上絲錦,放著熟雞。傍晚抬到橋下。人們遠遠躲開,生怕觸犯毒蟲。胡人暗中監視。夜裏毒蟲來時,勢如風雨,許久後氣勢減弱。天亮開籠一看,籠內盤著一條長達數丈的大蜈蚣,百足被絲錦纏縛。胡人用刀剖開它的頭,取出一顆巨大的明珠,再剖百足,一隻腳有一顆珠。這一百零一顆珠成了稀世珍寶,也就是蜈蚣珠。】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