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羅王,您這邊請。”龔明義說話間,已經把閻羅王引到了酆都大帝身後,給酆都大帝拱手一拜,畢恭畢敬的道:“陛下,閻羅王大人到。”。
酆都大帝背對著他沒有回頭,隻是默然著抬手揮了揮,示意他先退下。
“諾。”龔明義點點頭,倒退三步之後,轉身離去。
“參見陛下。”待龔明義方才離開,閻羅王先一整衣袍,再跪地叩首。
“抱犢關附近的大軍出征一事,準備得如何了?”酆都大帝轉過身來,瞥了一眼把額頭緊緊地貼在泥土上的閻羅王。
又是一陣微涼山風拂過,吹得竹林中翠竹嘩嘩作響間,帶起多片卷飛竹葉。那些竹葉如波瀾中一葉扁舟,在空中翻轉幾下後,朝著更高的地方飛去。
“回陛下,大軍準備一切就緒,物資和糧草都已經準備就緒。”閻羅王微微抬頭,點了點後繼續跪著;酆都大帝不讓他起身,他是絕對不敢自己起來的。縱然是跪在泥土上膝蓋非常不舒服,卻也隻能忍著不適回答到:“北陰水師的甲、乙兩大艦隊也已準備就緒,就停靠在抱犢關外軍港之中。隻等陛下一聲令下,大軍既可出征。”。
“從現在開始,你把這些事情統統交給宋帝王去做。”酆都大帝聞言麵露幾分滿意,微微頜首後,不假思索的說到:“往後征伐九幽國一事,你不必再過問了。”。
這忽如其來,沒頭沒腦的決定,令閻羅王暗中猛然一怔,同時心中一慌,快速思索著是不是自己暴露了?
“諾。”想歸想,但閻羅王卻還是先裝出了毫不猶豫,恭恭敬敬的一答。
“你就不好奇一下,朕為何要這麼做嗎?”酆都大帝淡淡的問到,俯瞰著俯首帖地的閻羅王眼中,有一絲殺機漸漸的浮現。
“陛下作何決定,不是臣等可以非議的。”閻羅王依舊沒有抬頭,嘴裏輕聲說到:“臣隻知道服從聖諭既可。”。
酆都大帝聞言眼中的殺氣,猛然褪去;取而代之的居然是在他臉上都很少見的和顏悅色。隨即他微微一笑,俯身扶起了閻羅王,說到:“朕就欣賞你的這點忠誠。”。
“謝陛下。”閻羅王不緩不急的說到;顯然酆都大帝並不是因為懷疑他而把他的差事拿走的,於是閻羅王也暗中卻鬆了一口氣。
“其實,朕是有更好的差事要給你。今早朕就接到密報,司幽國大軍敗退,靈山與麻壽兩國亦是如此。而柳相大軍,更是不敵王母國雄師,已然退回了國境之中。”酆都大帝繼續負手而立,眼中閃爍著點點興奮:“朕打算發兵三十萬進入昆侖洲,先王母國一步,進攻並占領了柳相國。”。
顯然,酆都大帝是想快人一步,以此來打破之前他所說的,參與平叛諸國可以自由瓜分反叛國土地的承諾。
如此一來隻要酆都軍占領之地,就已不算是可瓜分之地了,屆時若是平叛國有所不服,隻是口頭聲討抗議一下也就算了,若是敢動刀動槍,酆都大帝就可將他們的土地也一道吞了。
“那麼大軍的糧食調度,以及物資運轉,就必須要一個可靠之鬼來辦。”頓了頓聲,他又注視著閻羅王說道:“你閻羅王是辦此事的不二人選。交給你,朕才放心。”。
“諾。”前因後果已是了然後,閻羅王更是安心了;酆都大帝話音方落,他便趕忙拱手應聲。
“去忙你的吧。”酆都大帝揮了揮手,不再多言。
“諾。”閻羅王又應了一聲,緩步退出了竹林。
他方才離開片刻,便有一隻健壯的鬼車鳥撲騰著雙翅,從酆都大帝頭頂,緩緩落了下來。正中間的那個鳥頭嘴中,銜著一卷巴掌大的卷軸。
酆都大帝俯身,從它口中取來卷軸後,展開一看頓時一愣。
他又把卷軸上的內容,細看了三五遍後,忽地仰頭哈哈大笑起來。
那卷軸正是辰若傳來的,上麵的內容自然是鬼母在宮中忽然遇襲之事,並詳細描述了自不量力的鬼母,單槍匹馬的與兩個刺客大打出手,最終結果是刺客當場死於非命,而鬼母卻也重傷昏迷不醒。
這對酆都大帝來說,是今天聽到的最開心的喜訊了;刺殺命令就是他下的,他自然知道那兩個刺客正是綠珠和綠蘿,可他對她們的死活毫不在乎。
他隻在乎行刺是否成功罷了。
用兩條鬼命換來一個鬼母的昏迷不醒,鬼命垂危,迫使蕭石竹大戰在即前方寸大亂,又有何不可?
“影子鬼。”片刻後,酆都大帝雖已收起了笑聲,卻還是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大喊一聲後,望著身前不遠處的那邊竹影說到:“即刻傳令宋帝王,讓他接手征伐九幽計劃的一切事宜後,不必再等黑白無常的回信,立刻傳令大軍出發。”。
看著那竹影慢慢站立起來,化為一道人形後,酆都大帝又道:“再加派二十萬酆都軍,但在大軍出發後三日,在從酆都附近出發;朕要先發製人的同時,打蕭石竹一個接著一個的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