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累累傷痕的城垣牆垛就不難看出,此地向來就是祝融國和共工國的必爭之地。而如今,這成了九幽國和祝融國的必爭之地;此次吳回大軍打著緝拿反叛者長琴的口號,而發動的入侵,也正是從此地打響的。
吳回先是在海上布下了**陣,企圖讓蕭石竹把防禦重心放在海上,隨之又在相距甚遠的螟蛾穀以西,布置了重兵,企圖令蕭石竹暈頭轉向。
最終等到確認長琴逃亡到九幽國後,螟蛾穀重兵迅速北上,水師乘風東進;兩軍既可可南北夾擊浩煙城。一旦拿下了浩煙城,便打開了風暮郡的西大門。
這本是個好主意,隻要隊部行動快,完全可以打蕭石竹一個措手不及。但吳回卻沒料到,蕭石竹輕而易舉的就看透了他的計劃。
早在遷都之前,蕭石竹就派遣了工程隊,為浩煙城又多建了數十個炮樓不說,還加固了城牆,也為此城撥發了許多火炮和糧食。
使得浩煙城僅僅過了半年,城牆便固若金湯,城中糧草兵器充裕。縱然吳回大軍有本事圍城三月,也困不死城中軍民。
不僅如此,吳回的水師在海上還是連連失利。戰爭方才開始,他的水師也才出動,蕭石竹麾下的鮫人便帶著數百蛟龍出擊了。
此外蕭石竹還從三星島,調來了一隊在他攻打共工國時,忙裏偷閑新建的水師。整個艦隊光主力艦就十二艘,全是其底尖上闊,首尖尾寬兩頭翹的高大福船。
先鋒船為兩頭尖翹,不辨首尾,進退如飛,機動性強的十五艘鷹船組成。除此之外還有海滄船,蜈蚣船和三桅炮船各十數艘。全用不沉木製成,上配遠近火炮,一一俱全;直射曲射應有盡有。
船上水手除了擅長水戰的人魂外,還有共工氏族和羽民、讙頭民以巫支祁一族的水猴子等妖魂組成的軍士。海空配合下,勢不可擋。
戰爭初期,吳回好不容易湊來的五百多艘戰艦,因遭到這支艦隊和鮫人的聯合偷襲,便有戰船一百餘艘在偷襲中焚毀。整個海麵上烈焰漲天,海水皆赤。
往後這支艦隊就一直追著吳回水師打,直到他的水師逃至浩煙城外時,艦船隻剩下不過一百餘艘了。
本該是來和步兵配合,南北夾擊浩煙城的吳回水師,噩夢卻沒因此結束,反而才拉開序幕。
城中的九幽軍,和海上的九幽水師,心照不宣的打起了合圍戰。艦隊像驅魚一般,把吳回水師趕到了城北的海灣中。
在城中火炮的配合下,僅僅一日就全軍覆沒。
吳回也曾過帶步兵抓緊攻城,來個圍魏救趙緩解水師的壓力,奈何城高牆堅,上置火器威力巨大,且數量不少。而城中守軍還有他的族人,使得他的火攻發揮不了應有的效果。
他調集起來的五十萬大軍,打了足足一天一夜,直至水師盡滅也沒能破城而入。
反而換了近六萬的祝融氏男兒,魂斷城牆下的悲劇。
迫不得已,吳回飽含著懷疑人生的心情,往西南撤軍十裏,另作打算。
可城中九幽軍,不願給他安寧,經常派出飛天部隊,給他時不時的來場空襲。這下,吳回更是焦頭爛額了。
雖九幽軍占據了上風,可日子也不那麼好過。在吳回軍往後幾次報複性的強攻後,城中守軍光是被敵軍火銃,火石炮擊傷的就有數千。而蕭石竹暫時是抽不出再多的兵力,來馳援此地的。
吳回軍又是避開臨海地帶開始攻城的,使得九幽水師這次也沒法馳援浩煙城了。若不是城防堅固,吳回軍又因酆都大帝之前的屠殺而消極,浩煙城用不了多久便會成為一片廢墟的。
幾日激戰後,雙方都已是強弩之末,隻得心照不宣的偃旗息鼓,相距十裏對峙著,開始了休養生息。
這日,吳回獨自站在他大帳中的地圖前,凝視著上麵的山水,眉頭緊皺的他滿臉盡是慍色。
本就士氣低落令他心煩,可就在一個時辰前,他又接到軍報說螟蛾穀以西的關隘失守了。九幽軍夜襲了關隘,此時已占據了那兒,無形中等於在祝融國的咽喉上,插了一柄銳利的匕首。
他知道這是蕭石竹的計,意在減輕浩煙城的壓力。但吳回卻因此更是煩躁,他已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