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
可米小子成員安鈞璨陡然肝癌離世,留下的是一片震驚與唏噓。倘若是《康熙來了》的觀眾,還能清晰記得,就在早之前他還上節目,說自己睡前失眠,躺在床上想的都是,如果自己離開人世,人們是否會記住他這樣的內容,眾嘉賓皆大笑,調侃他為世界操碎了心,聽者無意,如今看來卻像是個道別的手勢,隱晦而悲涼,再也回不去。
對於大部分的觀眾來說,安鈞璨不隻是唱《青春紀念冊》的花樣美男,人們更熟悉的《康熙來了》裏的那個他。被主持人調侃眼距過寬,就自嘲納美人,介紹美食不受肯定,就翻著白眼發脾氣與小S互嗆,蔡康永說他流連於老男人飯局,他也毫不生氣,總是把“做效果”掛在嘴邊。
按照台灣綜藝圈約定俗成的分級,他是b咖,不是有閃亮作品偶像光環的大明星,而是在節目裏嬉笑怒罵提供私生活內容娛樂大眾的綜藝人物。不以虛構的角色示人,取而代之的是被誇張戲劇化了的真實人生,假作真時真亦假,就像小S在微博所寫,懷念他的那張帥臉和賤嘴,作為通告藝人,越敢怒敢言,吹胡子等眼睛,便越真性情。
所以他們的情史、婚戀、紅與不紅都被拿來做為談話的資料,所以在節目裏,有胡瓜的女兒小禎拿離婚開玩笑,問“喜歡壞壞男生”的女嘉賓自己的前夫符不符合她要求,有健身教練潘若迪還給向他“討要節目錄影帶”的藝人曹西平一盒紙紮祭品,暗示他怎麼還不死,還有以能“從外太空聊到內子宮”聞名的通告鎖台王沈玉琳扯淡潘若迪與家中老保姆浴缸泡澡,上至購物旅行,下至手機短信,凡能取悅觀眾,無所不用其極,笑得出嗎?當然,笑完之後呢?恐怕也能感受到通告藝人笑聲背後的艱辛。
走出了浮誇又五光十色的攝影棚,通告藝人的真實生活被喧囂掩蓋,就像哲學係畢業的安鈞璨走到這一步到底經曆了什麼,無人了解也乏人問津,有觀眾在網絡上發布了安鈞璨錄影的截圖,生前最後一期的《康熙來了》,恰逢真人秀《爸爸回來了》的參與者唐誌中帶著女兒在康熙化妝間拍攝,錄影之前,他獨自坐在角落,縮在黑色鬥篷裏休憩,想必身體是極不舒服的,而當燈光打開帷幕拉起,他又恢複了神采侃侃而談,一如既往地與主持人鬥氣,當了這麼久的通告藝人,他顯然了解如何區分真與假,也明白觀眾喜愛的,是那個給他們送來歡笑,被包裝出來的自己。
可是,就像大S說,曾經與安鈞璨合作拍攝《戰神》時,就覺得他演技卓越,他卻自那以後再無接戲,她替他可惜,鼓勵他“不要再走諧星路線,一定要盡量去拍戲,終有一天成為影帝”,而安鈞璨也答應了她,故抱病接下兩部電影,其中的一部還將於幾日後上映,他還許諾,倘若上台領獎一定會感謝大S。
若非她的描述,大眾不會知道在節目上吃喝玩樂耍貧嘴的安鈞璨,依然抱持著初入行時的演藝夢想,奮力一搏想在演技上得到大眾和專業人士的肯定,而這些,我們隻能在他去世以後才能了解,可以想像,他倘若是在談話性節目上坦承地說出來,就算再認真再正經,也會被當成不自量力的做效果梗,然後受到其他通告藝人們的插科打諢,在滿堂哄笑中草草結束。
更現實的是,就連安鈞璨去世的消息,在公開之後的幾小時也被李晨、範冰冰和張馨予的一場好戲掩蓋,大眾關注這些A咖們的長微博、公開信,角色之下的所謂真實。魯迅在80年前就唉歎過電影明星阮玲玉艾霞的死,“不過像在無邊的人海裏添了幾粒鹽,雖然使扯淡的嘴巴們覺得有些味道,但不久還是淡,淡,淡,”人生天地間,縱然大如生死,也逃不過花花世界的生存法則遊戲規律。
長歎一聲,通告藝人,悲喜如戲。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