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一個絢麗多彩卻又令女孩和父母都比較困惑的時期。此時的女孩正值心理與生理發育最快的時期,在心理方麵,她們迫切希望獨立,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在生理方麵,正在向成人方麵發展。父母若稍不注意,就會嚴重影響親子間的感情交流。如何與這一階段的女孩交流溝通,幫助女孩順利度過青春期,是擺在父母麵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越來越多的父母覺得,跟青春期女孩說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管采取怎樣的表達方式,女孩總是將父母的話當成耳旁風,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有時候,父母急切地跟女孩講一件重要的事情,女孩卻無動於衷,甚至父母還沒開口,女孩就已經嫌煩了。
與此同時,很多父母也會發現,以前那個性格開朗、愛說話,總是嘰嘰喳喳的女兒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沉默寡言,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動不動就愛說“煩不煩”的“小憤青”。一位母親說:“自從女兒進入青春期以後,她突然不愛說話了,總是躲在自己的小屋裏。她心情不好時,我問她原因,她也總是皺著眉頭顯出不耐煩的樣子。她怎麼會變成這樣?”
進入青春期的女孩往往會有這樣的變化,即從處處順從父母的乖孩子,變成一個自我獨立、有個性的人。她們往往需要經曆逆反與服從、“真能”與逞能、自卑與自信、孤獨與依賴等內心矛盾的煎熬,最後才能在調整中找到平衡。一個初中女孩說:“我的心裏很矛盾,既想讓父母滿意,又想有點與眾不同的個性,但我不知道如何把這些想法說出來。所以,我幹脆選擇沉默,不和父母溝通。”
此外,青春期女孩不聽話,不愛說話,也與父母的溝通方式有很大關係。很多父母在生活上對女孩十分關愛,卻沒有真正將女孩看成是有人格自尊的人。有時候,女孩在學習和情感上有什麼問題,向父母訴說時,經常被父母打斷,無法將話說完。還有的父母對女孩輕則斥責,重則打罵,對此,女孩隻能把話咽回去。這樣的溝通方式就造成了“父母說,孩子不聽;孩子說,父母聽不進去”的現象。
某學校的一項調查顯示,70%以上的父母承認孩子不聽自己的話,而自己也很少耐心聽過孩子說話。“如何說,青春期女孩才肯聽;如何聽,青春期女孩才肯講”是父母必須解決的問題,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處方就在父母手中。父母要積極改變“說”與“聽”的方式,讓青春期女孩不再叛逆,不再沉默不語,讓她成為一個聽話、願意說話的懂事女孩,讓親子溝通變得順暢。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做呢?本書將為你答疑解惑。
本書分上下兩篇,共8章,分別從說、聽兩方麵介紹溝通方法。書中詳細地介紹了如何對青春期女孩說讚美話、引導話、批評話、命令話、禁忌話,以及如何聽青春期女孩的訴說、要求和心事,全麵為父母解讀與青春期女孩溝通的秘訣。
閱讀本書,父母會更了解青春期女孩,從而有效消除與青春期女孩之間的隔閡,輕鬆做到“把女兒的話聽進去,把想對女兒說的話說出來”,讓女孩安全度過青春期,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