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總會無題的(1 / 2)

趙府內三人各懷心思,沒有人知道他們每個人都在想什麼。

白衣將軍在那一夜的發泄後似乎甘願帶一個天大的綠帽子,這份對男人來說的奇恥大辱,他忍了,但是何止是天妒英才? 一個少年得誌前途無量,又隻在乎建功立業並不結黨營私的少年儒將,在滿朝文武之中得多少怨恨?

多少想要拉攏他的重臣認為他太過孤傲不識抬舉?

五鬥小民隻知道當初那一仗全靠少年將軍英勇無雙, 但是真正有眉目的,上點分量的, 誰不知道少年將軍雖然一舉定乾坤,而設下這一場賭局的其實是軍事徐北上?

一介武夫不可怕,能拉攏了便拉攏了,真不能翻不成什麼風浪,自古王朝皆是如此,亂世當用武夫,治國之時則必定狡兔死狐狗烹,如今藩王孟澤淵已死,天下已定, 最大的藩王身首異處,剩下的哪個不立馬對皇帝陛下削藩政策表示支持擁護?

真心削藩也好,陽奉陰違也罷,天下整體局勢已然大定,武夫趙三兩和鬼才徐北上,哪個的前途更被看好一目了然。

更何況,趙三兩與一字並肩王一個性子,卻不知手握重兵已經犯了帝王之大忌,反倒是徐北上與大臣中左右逢源,隱忍二十五年,騰飛之勢漸漸明朗, 甚至皇帝陛下已經在暗中召見過不止一次,更據傳相談甚歡,引為知己。

趙府,聽潮閣,趙三兩盤起滿頭華發,依舊是一襲白衣,英俊挺拔,身後一人,羽扇綸巾,正是如今寵兒徐北上。

一壇酒,剛開封已酒香撲鼻。

趙三兩手握劍柄,卻沒露出半點殺機。

徐北上麵帶微笑,淡定從容。 倒上一杯清酒,一飲而盡。

趙三兩未回頭,道: 趙家待你如何? 我待你如何?

徐北上道: 養育之恩,手足之情。

白衣儒將轉身,盯著那個打小的玩伴, 道: 你徐北上是不是很冤枉? 是不是以為就因為我姓趙,才高你一頭? 你認為你滿腔才華唯有脫離趙家才能發揮的淋漓盡致? 認為武將出身的趙家在當今天下已經是必死的結局?

徐北上未接話,再倒一杯酒, 不勝酒力的他已經滿目通紅。

少年將軍又道: 你是不是認為趙家欠你的? 當年你父親為趙馳騁擋下一劍而死, 你是不是把這個債記在了趙家頭上? 你心裏承認趙家待你不薄,卻認為這是你應得的, 認為趙家是想靠你輔佐我上位,你隻是一個棋子,一個嫁衣對不?

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心裏的小算盤, 徐北上,從小到大, 隻要見過你的人都說你比我聰明, 誇你聰明多了, 就真的認為你自己聰明了?

對戰孟澤淵,你真當我看不出你的用心? 你知道我身邊有趙馳騁派來的死士貼身保護,定然在千軍萬馬之中不會有生命危險, 別人不知道你圖什麼, 我卻知道。

你知道我帶出去的五千兵馬是去赴死,是做魚餌, 而甘心跟我去赴死的又絕對是趙家嫡係,你的目標不是我, 而是他們,你想著死了他們,趙家軍中我的影響力絕對會不如你,加上你暗中籠絡的勢力, 那時候趙家軍絕對姓徐不姓趙, 你說我說的對嘛?

徐北上再倒一杯酒,麵色由紅轉白。

趙三兩繼續冷笑道: 這隻是你的第一步, 馬踏龍虎山, 破掉道家祖庭,好威風的事兒, 你當真認為我會信,皇上的這個詔令隻是因為龍虎山的道士參與了謀逆? 一心問道求長生的皇帝陛下會因此馬踏龍虎?

我知道這又是你的一招釜底抽薪, 更知道你曾經給皇上寫過血書, 你說天下大定,唯一影響社稷的因素是趙家,以趙馳騁之性格,不出十年就必然是另一個孟澤淵,以死勸皇帝陛下切勿養虎為患。

你太聰明了, 你知道龍虎山有信徒百萬, 你更知道裏麵有仙人一人可擋十萬大軍, 所以你讓我去攻伐龍虎山。

我若遵旨了,即便仙人不出世, 趙家也會成天下道家教徒眾矢之的, 再無半點氣候可言。

我若抗旨,那便更好,一個抗旨不遵就能滅我趙家滿門, 我有沒有冤枉你?

徐北上再倒酒,一杯滿,酒壇已空,他輕笑道: 最後一杯酒, 你來還是我來?

趙三兩轉過身,不再言語。

徐北上苦笑,問道: 斷頭酒, 無肉怎可飲?

一飲而盡杯中酒,他再笑,道: 你說打小就有人誇我聰明,你卻不知道其實我知道,你才是一個真正的聰明人,我比誰都知道, 我是一個傻子。

但是我必須做一個聰明人, 趙家可以有一文一武絕代雙驕, 但是絕對不能有一個文武雙全的趙三兩, 所以,我必須聰明。

我不聰明,你就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