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下地了。”宋家二小子宋元站起身來要下地,很有禮貌的對在座的人問候,“秀姑姑,梅姑姑,慢用。弟弟妹妹慢用,我走了。”
“二哥,等等我。”宋家三小子宋雲忙起身追去。
“真是,說什麼好呢?毛毛躁躁的。”宋家十六歲的大女兒宋燕歎道。“不過,梅姑娘竟然會做飯,我還以為大戶人家都有下人呢。就是村長家還有兩個婆子,還有好幾個丫鬟呢。”
“行了,燕子。還有活沒幹呢!”宋二不想閨女打聽人家的事,又對永惠等人解釋。“嗬嗬,秋後就要嫁人了,難免驕縱些。見諒見諒。”
“都要嫁人了!是要遷就些的。當年,做姑娘時爹娘對我是有求必應,常說嫁了人了就不一樣了,不能像在家一樣了,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趁著現在盡量對孩子好些吧,女人成婚好比二次投胎,好壞都得那樣。”梅夫人溫柔的說著,最後一句是看著宋二嫂說的。
“謝謝夫人提醒,這孩子苦啊。”宋二嫂歎道。“要說那家人家也沒什麼,就是窮。窮的隻剩下人了,老娘病了幾年來,下麵還有兩個隻有十歲的弟妹。他們家以前不窮的,以前田五活著時他們家挺富有的,不過後來田五上山摔了一跤,就是治不好,家裏的積蓄都花的差不多了,田五一咬牙上吊了,之後田五媳婦就病了。”一邊說一邊收拾碗筷,後來幹脆放下坐在椅子上說,“和燕子定親的是老大田文遠,二十了已經。之前因為給父親守孝,後來因為窮,耽誤了。我們燕子從去年冬天見過幾次,就非他不嫁了,開始我們也想攔著。這燕子鐵了心要嫁,當家的就隨了她了。這田文遠不錯,是個秀才,說是以後會當官,那也是以後啊!沒影兒呢還。我就怕燕子嫁過去受苦,要照顧病重的婆婆和兩個那麼小的小叔子小姑子。唉。”對著梅夫人一頓嘮叨,不難聽出她對女兒婚事有多大的意見,麼(me)了還長歎一聲。
梅夫人就那樣靜靜的聽著,不發一言。她知道宋二嫂隻想找一個人說道說道,已經訂了親就不容易退了,何況這是宋燕自己找的婆家。
文易還在挑剔著,永文收拾東西,永年陪著弟弟妹妹練功,永惠和李玉秀收拾碗筷廚房。
宋燕在屋裏捧著還沒秀完的嫁衣,聽著娘的牢騷,一邊秀一邊歎氣,娘怎麼想不開呢?宋家父子已經下地了。
“二伯娘,你隻說他們家窮,婆婆病重,弟妹年幼。窮可以慢慢來,再不濟還有你們,婆婆病重就不能管家做主,燕子過門就當家。日子是過出來的,窮不怕,就怕沒誌氣。”永惠覺得宋二媳婦很是目光短淺。
“額,是這樣嗎?”宋二嫂有點蒙。“真能過門就當家?可是她還有婆婆啊。”
“二嫂,是這樣。你也說了那田五媳婦病了幾年了,弟妹又年幼。不聽咱們燕子的聽誰的。”李玉秀笑著回答著。
永惠聽見開門聲回身就看到宋燕看著她開心的笑,很高興的樣子。
一上午就在宋二嫂的牢騷和宋燕高興中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