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小的時候,如能找到一位好老師,就找到了榜樣和前進的方向。

一個人在中年時代,如能找到幾個誌同道合的同誌,就找到了左膀右臂,也就在事業上找到了成功。

一個人到了老年了,如能找到幾個好學生,那麼在事業上也就得到了傳承。

我與姚鴻昌同誌相識以來,由於在事業上誌同道合,所以彼此之間如師如友,亦師亦友。我們在交往中彼此在共同的事業上互相間都有所借鑒,有所幫助,有所啟迪。

鴻昌同誌是勤奮的。他的妻子郭文玲也是努力的,彼此間不僅在生活上是伴侶,在事業上也是同誌。他們在共同完成了《你活明白了嗎》一書之後,最近又完成一部新作《智慧教子的八大方法》。當他和我談到讓我寫序言時,我馬上想到:

“林泉雨畢魚兒出,圃囿風和燕子來。”

他這本書“生正逢時”。

最近胡錦濤同誌提出“八榮八恥”之後,如同投石衝破水中天,在全社會引起波瀾。我在短短的一個月中為老中青三代人分別做了一個報告,題為:“明榮知恥樹正氣,創新智慧鑄國魂。”

我們講的內容與鴻昌同誌所講內容有許多相似之處,尤其值得高興的是這些內容也是廣大群眾關心的內容。我在北京國賓館出席老幹部、老將軍座談會時,柴澤民、劉振華、王寶烈、王定國等老同誌在發言中一致認為“八榮八恥”提得很好,說到了老幹部的心坎上了。之後我又為理工大學生演講,大學生們也很愛聽,他們說“八榮八恥”觀如及時雨。我在家裏從孫子、外孫子那裏得知他們已經背得滾瓜爛熟,而且願身體力行。由此可見,鴻昌同誌這本書的出版,雖然不是單純寫“八榮八恥”觀,但在內容上,卻不謀而合。許多篇章都涉及到了在家庭中榮辱觀教育的方法,或者說是講述了在家庭教育中,給孩子們講榮辱觀的教育藝術。鴻昌同誌還明確提出:“創建千千萬萬個學習型家庭,實施智慧家庭教育是教育創新的起點。在推進全民素質教育過程中,讓我們從普通人身上發掘出有益的智慧來。”鴻昌同誌特別倡導了人生全過程教育、人生全方位教育、人生全腦教育及“三活”理念:

人生全過程教育:

在“播種智慧的春天”播種下“善根”,而成為“智慧人”(0-25歲)。

在“發展智慧的夏天”發展成“智幹”,而成為“智慧才”(25-50歲)。

在“收獲智慧的秋天”收獲到“樂果”,而成為“智慧師”(50-75歲)。

在“濃縮智慧的冬天”濃縮出“慧種”,而成為“智慧典”(75-100歲)。

人生全方位教育:

用誠摯的“愛心”塑造人格;

用癡迷的“愛好”鍛煉能力;

用勤奮的“愛學”養成好習慣

人生全腦教育:

左腦 右腦

大腦 小腦

人腦 電腦

人生“三活”理念:

活在最佳狀態

活出自己智慧

活得快樂幸福

他這些觀點,不僅言簡意明,言簡意深,而且利於家長、老師受到啟迪,進而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形成教育藝術。

他的這些觀念與方法都使人感到親切易懂,而且切實可行,也行之有效。

為此,我願向大家推薦,希望家長、老師都讀讀這本難得的好書,我堅信大家一定會從中受到啟示。

李燕傑

於北京首都師範大學青年教育藝術研究所

2006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