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螞蟻金服首輪融資估值300億美元
主編寄語
作者:薑奇平
近日,有國外媒體報道,阿裏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首輪融資談判已經進入“關鍵階段”,螞蟻金服估值300億美元,據稱“國字頭”背景的社保基金、郵儲銀行和開發銀行旗下投資機構國開金融將分別入股螞蟻金服5%、3%和3%。
在2014年“雙11”期間,馬雲談及支付寶上市時曾說,“上市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錢,而是讓更多的參與者能夠分享。”
首先能夠分享螞蟻金服上市成果的利益相關人,當屬阿裏的境外投資人。根據阿裏招股說明書,阿裏、軟銀、雅虎及小微金服達成協議,阿裏每年將獲得37.5%的小微金服稅前利潤。同時約定,小微金服IPO時的估值需超過250億美元,融資金額超過20億美元。
這是螞蟻金服首輪融資估值300億美元的直接參照係。低於這個數,軟銀、雅虎恐怕不會樂意。此事的前因可以扯到2011年馬雲修改VIE,使支付寶從阿裏巴巴剝離。最終以達成與大股東的補償協議為代價獲得阿裏股東的事後追認。
估值如果遠高於300億美元(如有的機構估計的500億、700億),阿裏願意不願意又是另一回事。因為對阿裏最合適的是,軟銀、雅虎在螞蟻金服IPO時價位尚低時拿錢走人,然後股價再一步步上升到700億以上。偏偏在阿裏上市前,協議在一次性現金回報的選項之外,在各種壓力下,追加了一個選項,規定當小微金服或支付寶IPO時,阿裏巴巴集團有權在監管允許的情況下繼續獲得每年的利潤分享。如果阿裏的大股東軟銀和雅虎屆時選擇不要一次性現金而每年分享利潤,那就徹底甩不掉了。所以關鍵還要看,到時是否“監管允許”。這可以解釋為什麼螞蟻金服目前在一些重要領域還沒有完全發力,幹等著京東等競爭對手占據市場。在最不利的情況下,馬雲也可選擇讓不在協議範圍內的業務另起爐灶。
其次能夠分享螞蟻金服上市成果的利益相關人,當屬阿裏的境內投資人。這回的螞蟻金服投資是純內資結構。如果“國字頭”背景的社保基金、郵儲銀行等真的介入螞蟻金服,那馬雲口中“讓更多的參與者能夠分享”,就有了新的所指。“國字頭”介入螞蟻金服,肯定是看中其中的重大利益,但應不是白白介入。眼前能見到的,阿裏自己擺不平的事,就有兩件,一是IPO時“監管允許”還是“監管不允許”;二是銀聯用“文件”“打敗”阿裏。在中國,有了“國字頭”撐腰,情況也許會有所不同。當然,更深的利益聯係在於,“國字頭”與高風險的互聯網企業命運相聯,有利於降低互聯網金融與信息風險,有利於提高企業社會責任。
最後能夠分享螞蟻金服上市成果的利益相關人,當屬廣大普通投資人和客戶。長期以來,投資人無緣在國內資本市場分享互聯網高速發展帶來的紅利,已成為了人們的一塊心病。螞蟻金服目前的內資結構,讓人們看到其在境內上市的希望。但對各方來說,這也是一個挑戰。對於廣大普通投資人包括資本市場來說,在分享互聯網金融企業上市的高利潤的同時,也需要想想為化解其中的高風險該做些什麼。
從這個意義上說,為什麼螞蟻金服首輪融資估值300億美元,這個問題有點難解。螞蟻金服到底該如何估值,實際上不應該取決於資本的意誌,而應取決於以創始人為代表的創新者的意誌。香港資本市場不能接受阿裏的雙重投票權製度,使之遠走高飛,境內資本市場真能容得下一個小小的(才一個小國GDP大小的)螞蟻金服嗎?我們還要等著瞧。
對於像螞蟻金服這樣的互聯網企業來說,隻有當他的價值不是由權力決定、不是由資本決定,而是由創新驅動者來決定時,他創造的價值才能超過你的估值,真正讓你感到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