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的是三條付爸發過來的信息。
“這是渠副市長的小女兒,跟你同年,也在讀大學。去年我們家去參加市裏趙院長兒子婚禮的時候,渠副市長是見過你的,當時她女兒就在鄰桌,也見過你。
你媽後來也跟人聊過了,說了你的情況。總之,渠副市長和他家姑娘都挺喜歡你的,而且,他家裏當年畢竟和咱們家有些淵源。
這事不是我和你媽硬要高攀,渠副市長已經主動跟我提過了,說是過年這一陣,就找時間安排你們倆見一麵,然後看合適的話,等你們倆畢業……”
“這也就是人家顧念舊情,加上真的喜歡你……真要能成,得算是下嫁了。這是咱們家的機會啊,兒子。”
“你自己做個對比,量一量,該怎麼選?兒子,你還小,很多事不懂。不要那麼糊塗,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你也要為家裏考慮。”
女孩的照片很漂亮。付爸的話,也算語重心長。
這其實很難定義對錯,隻是觀念衝突。許庭生前世就有想過這個問題,其實如果付誠從小是在他父母身邊長大,也許,他就會成為另外一個人,就不會有後麵這些問題。
偏偏他的童年時代和少年時代,因為爸媽的從政之路都是從偏遠鄉鎮幹起,所以,他一直被寄養在阿姨家裏,阿姨自己是縣實驗小學的一名小學老師,而姨夫,是一名很有些浪漫主義精神的高中音樂老師。
付誠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度過性格和觀念的塑造期,等到爸媽把他接回去的時候,他已經跟自己家庭的觀念格格不入了。
付家的情況有些特殊,說是世代從政或人在仕途,其實層次和背景都有些不夠。但是,他們對此的執著卻從來沒有改變過。
付誠爺爺出任麗北縣長當時,其實年紀並不大,還大有前途……他是被對手搞下來的。
然而這種情況沒有打消付家對官場的熱情,反而進一步加深了這家人對於權力的執著,是為爭一口氣也好,是執念也好,付爸很堅定,他其實幾乎是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從鄉鎮爬上來了,他才四十出頭,還有機會……
而那樣的話,在他們的規劃中,付誠未來的起點隻會更高,付家的希望在他身上。
所以,付爸會說,“這是咱們家的機會”,會說,“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你也要為家裏考慮。”
房間裏的人都沉默,看著電腦屏幕上消息和圖片一條一條的跳出來……
付誠抱起念念,走過去關了電腦。
剩下的人退出房間,有些事,隻能讓付誠和方雲瑤自己去說。
……
下午,人三三兩兩的外出。
許庭生也和項凝一起出去走了走,在江邊,許庭生坐著,小項凝在他身後,抱著他,倚在他背上。“大叔”,她有些哀愁說,“要是你爸爸媽媽也不要我怎麼辦?”
“不會的。”許庭生說。
“可是我很怕,我一點用都沒有,還這麼小。你為什麼喜歡我啊?”
“沒有為什麼,我上輩子就喜歡你了。”當成一個玩笑,許庭生說。
***
今天就一更了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