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打入骨子裏麵的烙印,無論你怎樣更改,最後都是剛開始的認知。
楊未央想的沒有錯,隨著長孫觀音的到來,秦王府成了是非之地。
第二個來的竟然是在訂婚宴上對楊未央異常冷漠的平陽昭公主李秀寧。
當看到李秀寧的時候,長孫觀音這位京都才女才發現自己幹了一件蠢事。
自己太過於招搖了,導致秦王府一下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
李秀寧還不算什麼,第三批人竟然是柴家的人,打著拜訪秦王的稱號。
還有齊王李元吉和太子李建成,本來李建成是不願意去的,可是李元吉已經過去了,自己此刻不去就顯得有貓膩了。
到最後,還來了三四波人,連一些與人不曾深交的東海那兩名女子都來到了秦王府。
李世民一聽,心裏瞬間一冷,可是此刻容不得他想太多。對他來說,如果處理不好,可能要遠離權利中樞了。
“凱旋,告訴未央,要他一定不要出來!”
“是,王爺!”
李世民不得不出去迎接來的賓客,這些人的身份都不一般,即便他是秦王也不敢有絲毫托大。
李世民現在的處境其實異常尷尬,被困在局中,卻又無法破局。
現在朝廷無仗可打,導致他空有一身的本事也使不出來。
雖然朝堂上很多武將都是站在自己這邊的,可那群文官,卻一直堅定了站在嫡長子一方。
李世民最為尷尬的就是是老二,還受到老大的各種壓製。
文官認同自己的少的可憐,可天下卻是需要這一群文官去治理。所以李世民尷尬了,難不成要他們一眾武將去和朝堂上那群文官爭論。
論殺人,這群武將一個人能夠將這群文人殺光,可是論鬥嘴,他們文官就是練這個點,要武將去和文官耍嘴皮子那簡直是要他們老命了。
這也是為何那些將軍寧願鎮守一城,也不願意回京城聽那群文人滿腹牢騷。
所以,便有了李淵賜婚,要長孫觀音嫁給李世民,原因在於他不希望太子一家獨大。
以後自然沒關係,可是他李淵還沒死,沒死的時候兒子的權利比老子還大,老子這個位置還能夠坐得安穩嗎?
李建成也知道,所以他才願意去低調,甚至看起來有那麼些軟弱。
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便是那群扮豬吃老虎的人,他們不動聲色,不動聲響,往往能夠得到更多。
此刻秦王府更像是一場盛宴,可是盛宴之下風起雲湧,勾心鬥角。
一般人接受不了,可李世民卻是泰然自若。
信凱旋從門外走了過來,附在李世民耳朵邊說了些什麼,李世民突然覺得自己幫助楊未央是不是幫助錯了?
他竟然產生了一樣的疑惑,有些可怕!
而此刻楊未央卻是離開了王府,躲進了李淵的禦書房,這就是所謂的燈下黑,他們想破腦袋也想不出楊未央躲在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