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見其母,知其子”,這並非是沒有道理的。國外某教育機構,通過研究也表明:孩子90%以上的素質,是由媽媽決定的!換句話說,也就是母親的素養如何、教育方式如何,將直接決定著孩子的未來,乃至一生!
作為孩子的媽媽,必然注定你和孩子有一種特殊的聯係。孩子在人世間認識的第一個人是媽媽;會說的第一個詞是“媽媽”;生病時最依戀的是媽媽;夜晚睡覺時尋找的是媽媽;放學回家,問的第一句話是:“我媽媽呢?”孩子從小學做人,第一個榜樣還是媽媽。相對爸爸而言,男孩更依戀媽媽,更親近媽媽,孩子身上秉承媽媽的因素更多。所以,媽媽是孩子第一個老師,而一個好媽媽要勝過一個好老師。
一天,在美國某所大學的日文班裏,突然出現了一個50多歲的老太太。開始大家並沒有感到奇怪,因為人人都有權利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可過了不長時間,年輕人們發現,這個老太太並非是退休之後為填補空虛才來這裏的。每天清晨她總是最早來到教室,溫習功課,認真地跟著老師閱讀。老師提問時她也會出一頭的汗。她的筆記記得工工整整,年輕人們紛紛借她的筆記來做參考。每次考試前老太太更是緊張兮兮地複習、補缺。有一天,某位老教授對年輕人們說:“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律才能教育好孩子,你們可以問問這位令人尊敬的女士,她一定有一群有教養的孩子。”大家一打聽,果然,這位老太太叫朱木蘭,她的女兒是美國第一位華裔女部長——趙小蘭。
如果此刻,我們問天下所有的母親這樣一個問題: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怎樣的人生?無一例外的,所有母親都會回答“幸福、富有、快樂、有知識、有修養、事業有成……”甚至有些母親會說得更具體:“我想讓孩子成為明星”、“我想讓孩子從政”、“我想讓孩子成為偉大的科學家”……可為了將這些美好的心願變為現實,作為孩子的媽媽,我們究竟該為孩子做些什麼呢?
作為孩子的媽媽,我們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一個各方麵做得優秀的媽媽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單位,媽媽是這個教育單位裏的老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成為孩子的效仿源。無數事例證明,孩子最初的行為習慣都是從媽媽身上學來的。因此,麵對不聽話的孩子,媽媽要特別重視榜樣對孩子的巨大影響作用,時時處處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媽媽作為孩子最早的啟蒙者和教育者,對孩子的教育影響也最深遠。媽媽若想成功地教育孩子,必須以身垂範,做孩子的榜樣。在家庭教育中,媽媽經常會對孩子說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來規範孩子的言行,可是這種空洞的說教所起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媽媽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都會看在眼裏,並以媽媽為榜樣模仿效法,這是出於他們對媽媽天然的崇敬。因此媽媽在日常生活中,應謹言慎行,以身示教,凡是不良的言行,首先要杜絕在自己身上發生。媽媽是孩子一生的老師。明智的父母都會以身作則,以身垂範,來引導不聽話的孩子,給孩子做出好的人生榜樣。
另外,媽媽要給孩子正確的愛,而不是溺愛。溺愛是媽媽教育孩子的最大誤區。身為父母,你一定要想一想,你的愛孩子是否願意接受?究竟怎樣愛孩子,孩子才會快樂呢?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真愛,而不是帶有功利心的愛,也不是毫無原則的溺愛,更不是百依百順的寵愛。帶有功利心的愛,隻會讓孩子倍感壓力;毫無原則的溺愛,隻會讓孩子誤入歧途;百依百順的寵愛,孩子不一定就會領情!如果你愛孩子,一定要讓孩子快樂。父母學會愛,孩子才快樂!
冰心女士曾經說過:“有時候,母愛並不是健康的,反而害了子女。譬如‘小皇帝’的出現,就因為母愛不健康。‘小皇帝’是獨生子女,什麼東西都自己享受。所以,從小要培養孩子不自私的好品質,有東西與別的孩子一起享用,那樣才好。”當然冰心女士希望孩子得到是父母的真愛。因為隻有在孩子的心裏播下真愛的種子,才是人類真正的希望所在。真愛的種子就是真愛的教育。所以,當您準備在孩子的心田播種的時候,請務必拷問自己:這種子是真的嗎?在愛孩子的過程中,媽媽要能自覺地控製自己的感情,克製那些無益的激情和衝動。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就是說,嚴格要求正是出於深切的愛。所以,做父母的不應該受盲目的愛所支配,要“嚴”中有“愛”,“愛”中有“嚴”。總之,父母對子女一定要懷著帶有嚴格要求的熱愛,千萬不要溺愛姑息孩子、過分地遷就孩子與寵愛孩子。
其實,媽媽教育孩子的方法還很多,更精彩的內容在本書中,閱讀本書能讓你豁然開朗,在你教子的道路上點亮一盞明燈。
作為母親,我們擁有同一個名字——媽媽。但同時,我們也擁有同一種責任——當個好媽媽,給孩子一個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