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微博
專車新規
@王福重:依照現有法規和成例,交通部的新規,並無大錯。但如果以改革就是要破除阻礙創新的羈絆,最大增進公眾福祉關照。交通部的新規,是典型的反改革。交通部,沒有看到互聯網約車,是對出租車概念的徹底顛覆,規範管理互聯網專車是多此一舉,它能很好地約束自己,包括安全,因為每一步都可追溯。
@LifeTime:一種權力的傲慢:1.與年初兩會上交通部蠻橫拒絕出租車改革不同,這次算是做了一點改進,承認“專車”的合法性。2.把“專車”強行列入出租車的序列後,等於交通部自行擴權,可以像管出租車那樣管“專車”。3.閹割了“專車”最本質的屬性——“共享經濟”,不允許私家車做“專車”。
@薛兆豐:【周其仁:專車創新要過利益關】希望交通部首長親自下來看看,然後講幾句與調查研究之前不一樣的新話。講不出來也沒關係,畢竟鼓勵創新是上限,達不到的話能守住下限也不錯,那就是無論如何請不要用手中的權力扼殺創新。
@新浪財經:【廣州交委組織專車公司提意見:滴滴講了不到1分鍾】專車管理辦法出台後,引起熱烈討論,網上甚至出現“打壓專車、改革不徹底”等質疑。然而近日征求意見座談會上,專車公司代表們卻惜字如金,較少提意見,多表示配合執行。專車市場老大滴滴快的公司代表歐陽莉發言甚至不到1分鍾。
@中國經濟周刊:【專家:盲目發展專車隻能給緊張的城市道路添堵】13日,中國城市交通規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表示,專車發展的目的絕不是把盡可能多的私家車動員到道路上,否則將給城市出行帶來災難性後果,尤其是在交通密度已很高的大城市,這一發展其實是給原本已非常緊張的城市道路添堵。
@高佬力: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政府宏觀調控隻是防止某個行業或產品過於過快發展或發展滯後。很明顯,這次專車風波中,政府的應變能力真的很業餘。
擴大再貸款質押品範圍
@Wind資訊:【央行或再注水:信貸資產抵押再貸款即將全國鋪開】知情人士稱,信貸質押再貸款試點即將在全國鋪開,分地區試點。這將是信貸資產證券化之外的又一盤活信貸存量的渠道。此舉將增加市場流動性,功效與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相當。
@買買提x-OK:從本質上說,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的推廣是央行進行結構型貨幣政策刺激的信號,而非總量型政策。央行通過對質押品標準的控製,引導資金更多地流向“三農”和小微企業,實質上達到了產業政策的效果。
@大智慧通訊社:【馬駿:擴大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合格質押品範圍不是中國版QE】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央行此舉不會對流動性總量產生顯著的影響,也不可能是中國版的QE。不意味著央行將大規模投放流動性。
@詩琴畫弈V:量化寬鬆被世界主要強國玩了一圈,美國的量寬行將就木,日本的量寬已成強弩之末,中國的量寬還沒出手,正所謂“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見聞實時新聞:【國泰君安:中國央行QE放水暫時沒戲】國泰君安分析師徐寒飛在29日報告中稱,市場對中國版QE預期很高,但實際出台政策未必如市場預期的樂觀。料央行不太可能直接購買地方債,但仍不排除變相鼓勵商業銀行購買的可能性,例如購買商行資產或允許地方債納入再貸款質押品範疇。
@牛的海:放水新渠道:中國央行以質押方式投放基礎貨幣的質押品多為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高等級信用債等,這是央行首次將信貸資產納入合格抵押品範圍。利用這種新渠道,商業銀行可以將優質的存量信貸資產質押給央行,獲得央行的再貸款,從而達到盤活存量信貸資產的效果。
@網金趨勢:又是一個誤區,畢竟再貸款總體量有限,僅僅質押品較以前豐富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