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舊照片

麵臨大學畢業,羅陽和小非已經吵得有點疲憊,畢業在即,兩人的爭吵不斷升級,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這幾天正在冷戰呢。

難道七年的感情就該是這樣的結局?這些天以來,小非對“青梅竹馬”另有一番解釋:青澀的梅,竹編的馬。一個難下咽,一個行不遠。她對自己的早早以身相許感到後悔,歎過一聲“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小非作好了分手的準備。

今晚的約會就當是告別吧,好聚好散。這樣想著,小非走進學校那個不大的茶吧。她記不得自己有多久沒到茶吧來消遣了,自從那次在這裏因為畢業後去向問題和羅陽發生爭執後,就沒來過。也從那次開始,小非拒絕去任何茶吧、咖啡館、舞廳等娛樂場所,她試著去適應家鄉那種安安靜靜的生活模式。

清苦,少激情。這是小非得出的結論,所以她堅決反對羅陽“畢業後回家鄉教書”的提議。提議上升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時,倆人間的爭吵就開始了。小非不是不愛自己的家鄉,她實在是喜歡大城市特有的氣質啊。“雞犬桑日可愛,但不能保證一輩子的幸福!”小非擲地有聲說出這話後,羅陽勸說她回家鄉的心也死了一半。他現在坐在茶吧裏等小非,他想在回家鄉前,對七年的感情作個總結。

見小非邁進茶吧的門檻,羅陽習慣性地張開雙臂,想擁她入懷。卻被小非輕輕推開了,此時她的內心裏有一句話:既然將來要做他人婦,何苦留戀你的懷抱。

羅陽涎著臉說:最後的約會了,你別這麼小氣嘛。說著就坐到了小非身旁,伸手捉住她纖細的手。小非並沒有反抗,隻是輕聲歎了口氣,咳!羅陽心裏一緊,摟住她的肩膀說:給你看一張剛從老家寄來的舊照片。

羅陽把燈擰到最亮,舊照片上的內容一覽無餘:一個雨天,一條河流,一隻小船,一群孩子。小船上的孩子舉手向岸邊揮舞,岸邊一柄傘下站著一個孕婦。

那是家鄉的小河,羅陽家在河左邊,小非家在河右邊。每到夏季發洪水時節,小非村的孩子就無法過河到羅陽村上學,每年暑假小非想得最多的是:如果村裏也有學校該多好!

羅陽指著岸邊孕婦的肚子說:我在這裏。小非震驚得說不出話來,眼光停留在羅陽的臉上,她似乎在探究向來愛開玩笑的羅陽說的是真是假。

看著羅陽一臉的認真,小非腦海裏突然顯現兒時媽媽講故事的場景。大暴雨後的黃昏,媽媽搖晃著麥稈扇子替小非趕蚊蠅,說:河那邊住著個活神仙老師,有一天下大雨,河水漲很高了,她又撐著傘,挺著大肚子,送讀書的小東西們回家,回我們這個村,誰讓我們這裏沒學堂呢?活神仙老師眼看著小東西們過了河,轉身往回走的時候被石子絆倒在地,活神仙老師躺在地上還朝對麵的小東西們揮手,因為小東西們發現活神仙老師倒在了岸邊……小東西回家喊來了大人,一批大人想過河幫活神仙老師,但是河水又高了,再沒人敢過,船老大說這時過河等於集體送命。大人們沿著河岸喊啊跑啊,很久很久了,活神仙老師才被人扶走……兩天後大水退了,小東西們去看活神仙老師,她躺在床上,床上多了一個小東西,不久後的一天,活神仙老師就升到天上做神仙了……那以後不久,我們村的學堂恢複了一段日子。

羅陽看看怔著的小非,又看看照片,說:我回家鄉是要申請去你們村校教書的,那是我娘生前的願望,她說,等生下孩子後,要在兩村來回教書,上午在這邊、下午在那邊,就免得孩子們有渡河危險。

聽著羅陽的絮絮叨叨,小非一頭拱進他的懷裏,感覺那懷抱像極了當年媽媽講故事時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