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世紀之怨(1 / 2)

陳勃心裏無比的震驚,在老婦人和馬尾辮女子的輪流描述中,依附在錢曦身上,跨越了逾百年的一段怨情,緩緩呈現在眼前。

錢曦的先人姓蔣,當時也曾是一方的名門望族,與當地的蘇家、王家、李家和鄭家並稱為五大家。

隻是當時的政權,主要集中在八旗子弟的手中,雖然清王朝已經千瘡百孔,可相比而言,這五大家還是無法和京城的四大天王相提並論。

不過,五大家族畢竟也延續了百多年,自然有一定基礎,加上互相之間還有聯姻,家道也算平穩上升著。

然而,伴隨著八國聯軍的鐵蹄,這一切都化成了烏有。恰逢當時原本訂下了娃娃親的,正是蔣家和鄭家。

戰火很快由京都燒到了江南地帶,蔣家為了自保,毅然推掉了和鄭家的聯姻,致使後者資金周轉困難,最終一落千丈。

而當時鄭家的長子,遠赴英國留學歸來,參與了著名的甲午海戰,不幸在戰爭中陣亡。

在京都念書的長女,則在隨後的八國聯軍入侵時,不幸被流彈擊中,隻剩下年僅五歲的小兒子,成了唯一的獨苗。

隻是沒想到,一係列的不平等條約過後,上海成了一座紙醉金迷的大都市,也帶動了周圍的江南地帶。

為了更好的發展,王家聯合蘇家和李家,一起對家道中落的鄭家施壓,迫使其變賣了諸多家產及其家族產業。

隻剩下一座祖宅的鄭家,最後竟然遭遇慘烈火災,包括仆人在內的二十五人,外加兩條狗,全都被當場燒死。

事後調查的進展數度停滯不前,最終匆匆歸為懸案,連許多取樣證據也沒有妥善處理。

唯一幸免於難的那個小兒子,最後竟然吊死在蔣家的一處宅邸,一時間引得該處宅邸附近的住戶,紛紛人心惶惶,時常有人說半夜會有一個獨自遊蕩的小男孩的鬼魂。

而且,那個小兒子死狀十分詭異。

據目擊者說,當初發現那具屍體的,是當地的一名更夫。他看見屍體後,當場怪叫一聲,引得周遭一陣犬吠,隨後他居然直接死在送去醫館的路上。

還有流言稱,屍體並非簡單的上吊。吊死男孩的是一根特意被染紅的粗麻繩,而且在喉嚨口和後頸部,還分別打上了兩個極為特殊的繩結。

同時,在男孩的頭頂中央,有三根一寸長的鐵釘,整個釘入了他的頭頂,隻留下三個明顯被敲變形的釘子頭。

在男孩的鎖骨、兩側肋骨和尾骨處,還有特殊手法製作的,特質的回形針,也都深深地嵌入肉裏。

在男孩的左腳,綁著一個生鏽的秤砣,右腳處則綁著半根斷裂的鐵秤杆。

據某些民間奇人的說法,男孩的這種淒慘死法,似乎是某種極為歹毒的咒術,目的就是鎖住這個怨念頗深的魂體,讓其入不了輪回,最終成為遊蕩的怨魂厲鬼。

加上男孩死的時候,一身的紅衣紅褲紅鞋,再加上紅繩束縛,更加加重了怨恨之氣的凝聚。

由於屍體被發現在蔣家,自然讓人懷疑,是蔣家的某位,得罪了其餘三大家中的一位,所以被如此惡毒的擺了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