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麵對難題,利於孩子成長是前提(3)(3 / 3)

我把婆婆拉到一邊說:“媽,辰辰已經五歲了,盛飯隻是件小事,他完全能夠做得好,而且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幫我們盛飯了。您別這麼大反應,讓辰辰以為他盛飯是多麼不應該。”

婆婆壓抑著怒氣說:“本來就不應該,你們請阿姨是幹嗎的?自己不幹家務,還叫小孩子幹,你們是他親生父母嗎?”

我承認婆婆說的是事實,其實我自己也不是個很喜歡幹家務的人,但是叫辰辰做這些小事隻是為了讓他養成自理的習慣。

婆婆聽我這麼一解釋,更不高興了:“難道我們辰辰不盛飯他就不能自理了嗎?他的自理就靠盛飯呀?反正看見你指使辰辰幹活,我就難受。幸虧你是他親媽,不然我跟你沒完。”

我好說歹說,婆婆算是勉強接受了我的觀念,但是臉色一直不太好看。那幾天,婆婆對辰辰特別好,我知道她是心疼,也沒多說什麼。

又過了兩天,辰辰看見電視裏有紅紅的窗花,覺得非常漂亮,我遞給他一把剪刀,叫他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剪,辰辰就拿著剪刀坐在一邊剪紙了。過了一會兒,我聽見婆婆驚呼道:“哎呀,我的小祖宗,你哪弄來的剪刀,小心割傷了手。”

辰辰大概是怕奶奶阻止他,就把我抬了出來:“這是媽媽允許的,剪刀是媽媽給我的。”

婆婆氣衝衝地拿著剪刀進來找我,質問我為什麼讓孩子做這麼危險的事。我解釋這是一把安全剪,不會傷到孩子。可婆婆不聽,很不高興地說:“再安全它也是把剪刀是不是?要是不鋒利它能剪東西嗎?”

婆婆拿過剪刀,開始幫辰辰剪紙花。我看見辰辰一直希望能夠自己來剪,不斷想把奶奶手裏的剪刀拿回來,但是奶奶就是不肯。雖然在這件事上辰辰希望自己來做,主要是他第一次嚐試,還具有新鮮感,但是在其他事上,辰辰開始依賴奶奶了。對於一個五歲的孩子,有人願意幫他把他已經做了無數遍的事情做好,他是樂於依賴的。

一天晚上,老公皺著眉頭跟我說:“辰辰這段時間的表現有所退步啊!” 辰辰在婆婆在的這段時間,不如平時懂事,如果有什麼要求在我這裏碰了壁,就會去找他奶奶,行為上也比平時散漫。

我深有同感,決定和婆婆好好溝通一次。可是婆婆覺得我大驚小怪,說孩子還這麼小,尤其是春節,就算是打工的,人家都還放個假,怎麼孩子一年到頭沒個特殊的日子呢?春節不就是讓孩子好好享受的嗎?

尤其是前兩次的事,讓婆婆對我積壓了不少怒氣,覺得我對孩子過於苛刻了。最後她說,孩子是我們的,我們想怎麼教就怎麼教。婆婆打算提前回去,臨走時對我說:“你一直說要讓孩子自理,那也要有個度,畢竟孩子還小,萬一發生點什麼,你後悔都來不及。”

我心裏覺得委屈。我很羨慕外國父母讓孩子早早獨立,孩子很小就會幫父母幹活,甚至連零花錢都會通過給父母打工領取。我清楚辰辰是中國孩子,外國父母那一套照搬過來未必有利,畢竟別的孩子都在父母的嗬護和仔細照顧下,而辰辰小小年紀什麼都要自己做,我也擔心在他心裏形成一種爸爸媽媽不夠愛他的感覺,所以隻是適當地讓他自己做一些事情。即便這樣,我還是在婆婆那裏碰了壁。

孩子是很敏感的,奶奶剛走,他就問我:“媽媽,奶奶為什麼這麼快就回去了啊?她是不是不喜歡辰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