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覺得大人需要隱私和空間,卻很少注意到孩子也有這方麵的需求。其實在這方麵,孩子跟大人一樣,他也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間和秘密。如果父母從小就不尊重孩子的秘密和空間,孩子長大後往往也缺少尊重別人的私人空間的意識。
家長認為孩子有秘密不利於管理,這就是家長愛控製和壓製孩子的最根本原因。如果孩子認為秘密和自由對成長是有害的,那麼以後他也會這麼對待自己的孩子,最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沒有秘密的孩子長不大,秘密是孩子成長最好的營養品。我們都知道,走向獨立是現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擁有自己的秘密並能自己處理是走向獨立的前提。對於個人來說,秘密往往與責任緊密相連,並且要獨立承擔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秘密的“透明人”是永遠長不大的。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做到幾點:不偷看孩子的日記和信件,不偷聽孩子的電話,不強迫孩子說出不想公開的秘密。
這是有一定難度的,而要做到這些,主要依靠家長自律。如果信不過自己,可以先給自己設置一些“困難”,比如讓孩子給抽屜上鎖,自己不留“備份鑰匙”;有條件的話給孩子的房間單獨裝電話(不是分機);等等。
我曾經聽一個媽媽憂心忡忡地說:要是尊重孩子的秘密,萬一他的秘密對他是有害的怎麼辦?
這確實是我們擔心的。其實對於很多父母而言,並不是多想去刺探孩子的秘密,隻是擔心很多時候自己什麼都不知道,萬一孩子學壞了怎麼辦?在這個念頭的驅使下,家長對孩子的秘密視如大敵,認為瞞著大人的事絕對沒有好事。
可是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一看,家長時時刺探著孩子的秘密,可是孩子做了壞事,家長往往還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人。非要去幹涉孩子的隱私,隻會讓孩子在跟父母“捉迷藏”的過程中,越來越懂得如何逃過父母的火眼金睛,父母會發現孩子的秘密越來越不好捕捉了。
隻有尊重孩子的這種權利,孩子才會願意和大人分享。如果家長真的擔心孩子有什麼不好的秘密,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多關注孩子的精神狀態,而不是一味去挖掘孩子的隱私。
2.你泄露過孩子的隱私嗎
其實孩子和大人一樣好麵子,父母認為完全是莞爾一笑的事情,孩子卻看得比天都大,甚至認為是不可觸碰的隱私。
我經常去學校接辰辰,偶爾去得早了,總要等一會兒,時間久了,和有些孩子的媽媽自然而然地認識了。空等無聊,相互之間就會閑聊打發時間。媽媽之間最容易溝通和引起共鳴的話題便是孩子,也容易拉近彼此的距離。
那天路況比較順利,我到得有些早了,比我更早的還有幾位媽媽。其中一位媽媽比較開朗,主動挑起了話題。她眉飛色舞地講起自己的孩子,說她的女兒有缺點也有優點,雖然聰明可愛,但到現在還要叼個奶嘴才肯睡覺。我們都莞爾一笑,孩子各有特色,偶爾他們的有趣表現不正帶給我們無限歡樂嗎?
我隨口說道:“都一樣的,我們家孩子有時候還用奶瓶喝水呢。”
幾位媽媽聽後微微一笑,連說這沒什麼。
“媽媽!”我回頭一看,不知道什麼時候辰辰已經出來了,一臉不高興地看著我。我笑著向那幾位媽媽告辭,拉起辰辰打算回家,辰辰卻甩開了我的手,我驚訝地看著他:“辰辰,你怎麼了?是不是在學校裏發生了什麼不開心的事?”
辰辰悶悶地看著我,沒有說話。孩子很少這樣,我不由得重視起來:“辰辰,告訴媽媽,為什麼不開心了?”
辰辰小聲說了一句,我沒有聽清楚,追問一句,他氣哼哼地說:“因為你!”
我仔細回憶了一番,沒想出什麼來,隻好問他:“媽媽怎麼惹你不高興了?”
辰辰撅著嘴說:“你幹嗎跟人家說我現在還用奶瓶喝水呀?”
“可你確實還用奶瓶喝水的嘛!”
辰辰更加不高興了,黑著臉說:“那你也不用到處跟人說,人家會覺得我已經這麼大了還沒斷奶,如果在班裏傳開,我多丟臉啊!媽媽,你這樣做我很不高興。”
在我愣神的時候,辰辰又跟我說了一件事,他說:“上次你跟王阿姨(樂樂的媽媽)的聊天,我也很不高興,以後你再這樣我就不理你了。”
我仔細地回憶了那次聊天。
那次樂樂和她媽媽一起過來玩,我們見兩個小孩子相親相愛的樣子很溫馨,樂樂的媽媽就說:“這大概就是青梅竹馬吧,上次樂樂還說長大要嫁給辰辰呢。這才多大點的孩子啊,她知道什麼是嫁嗎?”
我隨意接口道:“就是啊,我們辰辰有時候連屁股都還擦不幹淨呢,但是這種孩提時代的感情最為珍貴,等他們長大後回憶起來會很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