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9章 ,纖纖小篆,揮毫狂草(1 / 3)

劍道修士講究劍心,劍意,劍神之境。三重不同的劍道境界,也意味著恍若天塹般的實力與修行境界差距。

現代修行界大多數路子走邪的近代劍修不算,古代煉氣修士中,隻有體悟了劍心境者,才有資格稱之為劍修,戰鬥力遠超同階,越階越級戰而勝之,若家常便飯般愜意。

劍心境的代表能力是“人劍合一”,劍心越強,人劍合一的速度與持續穩定性便越高。

修煉到這種境界的劍修,已經不存在所謂防禦與遁術的短板,其中劍心境成就越高明者,攻擊力便越等於防禦力,遁術修煉的再差也沒關係,飛劍遁速便意味著劍修遁速,周身實力再無短板或明顯破綻,強橫已極。

萬千修行者,劍心便是劍心,並沒有其它什麼大的區別,頂多是彼此領悟深度的不同罷了。

更高明點的劍道境界稱之為:“劍意”。修士使劍的意義,甚至說就是劍修者一生總結濃縮的投影,所以朱鵬的劍意是“蒼天殺人,破滅永生”哪怕是蒼天布下層層殺劫,也要規避凶險,竭盡所有的尋那一線生機。劍修到了這一步,便分出兩種不同了,尤其是對近代路子走偏的“純粹”劍修來說,辛辛苦苦修煉到劍意境界,便要根據自己一生之投影,被動選擇出一條劍意路子……

修行界劍訣百萬,劍修無數,但實際而言,高明的劍意路子無論再怎麼變幻,最終也隻有殊途同歸於一兩種而已。

兩條劍意路子:一是入微,二是成勢。更純粹點的說法便是倚劍走“殺”或倚氣求“全”。這兩種最上層的劍意路子彼此並沒有高低上下之分,同境界下威力也相差仿佛,隻是外在表現形式實在是相差太遠,甚至可以稱之為:“道分兩極”。

劍道走殺者,講究無限提升“人劍合一”的境界,人既劍,劍既是人,劍之靈性為修煉者強化修煉效果,人之修煉反過來大幅提升本命飛劍的品階。

修煉者一身劍氣漸漸入微入化,精煉到如絲如縷、如氣如霧,直至無形無質,絲絲縷縷如和光同塵,卻偏偏殺人於無形之中。

一招出手修士與飛劍相合,精純凝煉到相對極致的劍氣直接撕破、洞穿對手的氣法真元甚至於法寶圍困,以一種極強的隱蔽性與極端的穿透性瞬殺對手,凶厲無比,可以說將劍心境的“人劍合一”發揮到了威力極致。

前文中最典型的代表便是溫重華與李玄一戰,他化入劍器之中隱蔽在金蛇劍氣之內,李玄一掌將金蛇劍氣的浪潮拍殺,卻被隱藏在浪潮中的溫重華人劍合一的一劍洞穿一身護體與強悍體魄,最後被其透心而過……若不是那時候的溫重華被血魔吸星抽得實在幹了,隻那瞬間一劍,便已經要了李玄的性命。

隻要情況合適,倚劍走殺的劍修瞬秒同階修士再正常不過,當年的金蛇郎君在此道造詣深厚,而其繼承者溫重華雖然是劍心顛峰境,但劍意境堪堪摸邊而已,不然他根本都不會被李玄暗算,退一萬步即便被暗算到,擁有劍意的溫重華,即便隻剩三層功力,也能在李玄,楊升邪與歸辛樹的圍攻中逃出生天,劍意境對於真元量的要求本就不高。

對於劍氣入微,倚劍走殺的修士來說,正常功法中所謂的滴水不漏,所謂的必死絕殺幾無意義了,哪怕你三百六十度廣範圍、多角度的層疊轟擊,隻要攻擊中存在能被劍氣洞穿一個“點”的破綻,那走殺的劍修便能一劍破之並且合劍遁去……

倚劍走殺的劍修,殺人痛快且難殺到爆表,非常恐怖。

這是兩大上層劍意路子中的:“入微”。

與之並肩,表現形式卻天差地遠的另一種劍意路子,被稱之為:“成勢”。相比前者,倚氣求全成勢的修煉者,並沒有刻意在劍氣的精粹和純化上下功夫,而是講究無限提升劍氣威力,雖然修煉方法非常粗暴直接,但修煉到相對高度時,劍氣威力慢慢飆升分山斷嶽、截海分波、斬天裂地,到巔峰時,便隻見得劍光化虹,一跨千裏,氣勢無雙,威力無窮。

對於修行界近代劍修來說,無論是殺意第一的“入微”還是氣吞天下的“成勢”,正常來講都不是他們可以主動選擇的,前文已經說了,這取決於修煉者劍意的類型,而劍意往往是這名修煉者一生的濃縮投影……於是很多當世知名的劍道強者,辛辛苦苦修煉到劍意境,卻突然莫名的改變了劍道風格。

劍氣霸道者改練了繞指柔,劍風陰柔無雙者,中途改走了蠻霸路線,之前數百的劍道積累與領悟毀於一旦,所謂坑爹中的極品“崩爹”也不外如是。

也許有人會說,難道我便不能以陰柔的劍意施展霸道的劍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