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味子多糖提取分離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1 / 3)

五味子多糖提取分離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綜述

作者:陸兔林 吳楊 季德 周淵 毛春芹

[摘要] 近年來五味子多糖的研究取得了很大進步,該文綜述了五味子多糖的提取、純化、分級、含量測定、結構解析的方法和技術,及其所具有的保肝、抗腫瘤、增強免疫、抗衰老、抗疲勞、抗變態反應等藥理作用。五味子多糖具有較強的藥理活性,但多糖的提取、純化效率仍不高,功能活性測定大部分是在五味子粗多糖的基礎上進行的,其作用機製尚需深入探討。

[關鍵詞] 五味子;多糖;提取;純化;藥理作用

五味子是木蘭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的幹燥成熟果實,習稱“北五味子”,是著名滋補性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中醫理論認為,五味子性酸、甘、溫,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之功效 [1],化學成分主要有揮發油、木脂素、有機酸、多糖、氨基酸、無機元素等[2]。早期的研究多集中在脂溶性成分方麵,但傳統用藥習慣以及許多五味子水提液的顯著藥理活性實驗,均提示五味子的水溶性成分研究不可忽視。近年來,許多學者從五味子水提液中分離得到五味子多糖,並對其活性進行了深入研究。現將五味子多糖的研究近況進行概述,以期對五味子多糖的研究、開發和利用提供參考和借鑒。

1 提取工藝

根據多糖溶於水的性質,一般采用熱水浸提,乙醇沉澱的方法。可以直接提取,也可先以石油醚、無水乙醇或其他有機溶劑脫脂後再進行提取。多糖受提取溫度、時間、溶劑量、提取次數等因素影響呈現不同的提取效果,多項研究表明,溫度是影響五味子多糖得率的最重要因素[3],可依據具體情況確定最佳提取工藝。由於堿性物質能打斷植物細胞壁中纖維素、半纖維素與木脂素之間連接的酯鏈,溶解與細胞壁多聚糖結合的酚醛酸、糖醛酸,而且酸性條件可能致使糖苷鍵斷裂,因此,加堿能夠大幅提高五味子多糖的提取率[4]。研究表明,采用稀堿法可顯著提高對五味子多糖的提取率,是水提法的1.12倍,堿水法的1.06倍 [5]。在熱水浸提的基礎上采用超聲波、微波進行輔助提取是對傳統提取方法的一種改進,可有效提高提取率,縮短提取周期,減少溶劑用量[6]。另外,采收期和生長環境也是影響北五味子中多糖含量的重要因素 [7]。

酶技術是近幾年廣泛應用與活性成分提取的一項生物技術,常壓條件下所用的酶有蛋白酶、纖維素酶、果膠酶等。在酶作用下,植物組織分解後,可加速多糖的釋放和提取。比較酶法提取與傳統水提法,發現酶法的平均提取率比水法提高16.79% [8]。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方法應用與有效部位的提取分離,除上述方法外,還有學者應用超濾法[9]、半仿生法[10]提取五味子多糖。采用不同的提取工藝,對粗多糖的提取效果會產生影響,表1為各方法提取多糖的優缺點比較。

2 分離純化

采用水提醇沉法得到的多糖粗製品中,一般含有無機鹽、蛋白質、低相對分子質量的有機物等許多雜質,為進一步研究多糖提供較純的物質原料,因此必須要對粗多糖進行純化。純化主要包括脫蛋白、脫色、透析和分級等步驟。

2.1 脫蛋白 常采用的方法有Sevag法、三氯乙酸-正丁醇法、酶法以及酶法與Sevag聯用法等。三氯乙酸法操作較為簡便,而Sevag法條件更溫和,有時為達到更好的分離純化效果,也將幾種方法聯合使用,目前最常用的是Sevag法。

2.2 脫色 五味子多糖脫色常用的方法有活性炭、過氧化氫、聚酰胺和大孔樹脂等法。其中顆粒活性炭對多糖吸附較多,雙氧水脫色易對多糖結構造成破壞,必須嚴格控製脫色條件,大孔樹脂吸附法適合小分子物質,用於純化多糖易使多糖活性降低[14],聚酰胺脫色效果較為理想[13]。

2.3 除小分子雜質 去除多糖中所含的遊離氨基酸、單糖等小分子水溶性成分最常用的是透析法。將多糖提取液置於透析袋中,逆向流水透析。該方法的關鍵之處在於選擇規格適宜的透析膜,既能去除小分子,又盡可能地減少樣品損傷。 目前,用連續透析儀是較為方便的方法。

2.4 純化分級 經過除雜後的多糖仍是混合物,其化學組成、聚合度、分子形狀等具有不均一性。要得到均一的多糖組分,需對該混合物進行分級。

沉澱分級法:多糖溶液屬於多分散係物質,由於多糖類化合物均難溶於有機溶劑,初步純化時可采用不同濃度的乙醇使多糖分級。楊婷婷等[15]將五味子粗多糖配成1%左右的溶液,逐步滴加無水乙醇,當乙醇達12%,20%,30%,36%時出現明顯沉澱,離心去除液體,共獲得4個多糖級分。韓學忠[16]采用恒溫沉澱分級法將精製五味子多糖樣品分成5級,藥理實驗證明有藥效作用的多糖都集中在乙醇40%沒有沉澱下來的部分。

柱色譜法:為從五味子粗多糖提取物中得到均一組分,尚需對其進行進一步純化。主要方法有離子交換樹脂和凝膠柱色譜等。離子交換柱色譜適合於分離各種酸性、中性黏多糖,是目前多糖純化中應用最廣的方法之一,常用交換劑為DEAE纖維素。趙婷[17]將脫蛋白、透析過的五味子多糖樣品通過DEAE-纖維素交換樹脂色譜柱,依次用蒸餾水、不同濃度的NaCl水溶液洗脫,苯酚-硫酸法跟蹤檢測,得到5個多糖組分,各組分的峰形比較對稱。凝膠柱色譜實際上起分子篩作用,是目前植物多糖最常用的高級純化方法,常用的凝膠有葡聚糖凝膠(Sephadex)和瓊脂糖凝膠(Sepharose),以不同濃度的鹽溶液和緩衝溶液作為洗脫劑,從而使不同相對分子質量的多糖分子得以分離純化。叢娟等[18]將五味子粗多糖經脫蛋白、脫色、Sephadex G-75和Sephadex G-100凝膠柱層析後,得到2種均一多糖。需要注意的是,在多糖的分離純化中,一種方法不能一次性獲得均一組分,綜合利用幾種方法才能達到純化的效果。實質上,分離與純化是很難明顯區別開來的,因為有時在分離過程已在純化了,反過來有的在純化過程中可以進一步得到分離。

3 定量分析方法

多糖的檢測方法可分為兩大類[19],一是利用組成多糖的單糖的性質進行測定,其中利用單糖縮合反應而建立的方法最多,如比色法、滴定法;二是直接測定多糖,如高效毛細管電泳法、高效液相色譜法、氣相色譜法和酶法。第二類方法需要昂貴的儀器和多糖的純品,且需要特定的酶。

3.1 比色法 該方法需用上述方法將五味子多糖從植物中提取分離出來,然後顯色、比色測定。根據多糖在硫酸作用下水解成單糖分子,並迅速脫水生成糠醛衍生物這一性質,將其與蒽酮或苯酚縮合成有色化合物,在適當波長下比色測定[20]。比色法因操作簡單,試劑容易獲得而被廣泛采用,但此法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缺陷:首先,這種方法僅以某種單糖為對照(通常是葡萄糖),然而植物多糖大多是雜多糖,僅用一種單糖作為參照不確切;其次,顯色試劑不專屬,凡是在酸性條件下能被水解為還原性單糖的成分,如寡糖、糖苷等,均可脫水形成糠醛,進而與顯色劑縮合產生有色物質而幹擾測定。鄭小亮等[21]使用改良的苯酚-硫酸法可以大大地減少誤差,精密度、穩定性和加樣回收率也較為理想。

3.2 儀器分析法 高效凝膠滲透色譜法(HPGPC)在分析多糖結構中具有快速、 高分辨率和重現性好等優點,近年來使用廣泛。趙婷[17]將分級後的五味子多糖各組分經高效凝膠滲透色譜分析,發現均一單一峰,證明各多糖組分為均一組分。高效液相色譜法也是多糖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近年來蒸發光散射檢測器(ELSD)作為一種新型的通用檢測器,對揮發性組分和難揮發性組分都能產生響應,可用於多糖的直接檢測。汪豔群[13]以混合單糖為對照品,將五味子多糖經過衍生化處理後進行HPLC分析,實驗條件為柱溫30 ℃,檢測波長250 nm,流動相為0.1 mol·L-1磷酸鹽緩衝液-乙腈(體積比83∶17),流速1 mL·min-1,結果表明,五味子多糖含有Man,Rha,Glc,Ara;各單糖摩爾比為 Man-Rha-Glc-Ara 3.6∶2.25∶9.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