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年腰鼓敲起來(1 / 2)

老年腰鼓敲起來

快樂坊

作者:核桃

廣場舞,大秧歌,太俗啦!火紅的腰鼓,飄動的紅綢帶,整齊的腰鼓聲……每天上午,北京房山區牤牛河邊上,總會傳來陣陣鼓樂和歡聲笑語,人們駐足讚歎:每天都像是重大演出、元首來訪,這些老奶奶們可認真啦。其實,孤山口腰鼓隊的老鼓手們隻是在日常練習。憑著認真專注,這支平均年齡65歲的腰鼓隊,早已名聲在外,成為當地亮麗的風景。

悄悄地敲鼓,擾民的不要

說起腰鼓隊,還得從隊長陳桂英說起,陳桂英現年58歲,她熱愛舞蹈和音樂,對於腰鼓情有獨鍾。2013年冬天,她買來光盤,在家和四位誌同道合的好友自學腰鼓,場地是陳家小院,設備是一個板兒磚大的小錄音機,一來二去腰鼓練得有模有樣,吸引了不少鄰居粉絲。大家期待加入陳老師腰鼓隊,但苦於被場地、設備,服裝,一大堆問題困擾。陳老師對於腰鼓的暗戀執著,得到了村裏金豔紅書記的支持,她“伯樂登門”,親自“請陳隊長出山”,鼓勵她帶著鄰居粉絲們一起嗨,還援助音響設備,提供服裝,竭盡所能,打造腰鼓隊!

消息傳開剛一周,就有30人報名,大家熱情踴躍,陳老師指導隊友如何敲打腰鼓、如何甩胳膊,緊鑼密鼓開始訓練。她的“職務”可不少,既是腰鼓隊隊長,又是教練和導演,還兼職團結友愛大使。

腰鼓看似簡單,其實還真有些門道,絕非胡敲亂打,必須手腳並用,趕著節奏跟著鼓點兒,既不能太安靜輕緩,放不開手腳,動作僵硬,又不能憑著體力猛打亂敲,狂躁症一般把大家的節奏搞亂……開始的時候,每天練習一個半小時下來,大汗淋漓,腰鼓是藝術,又是體力活兒。

剛學打腰鼓時,因為發力點不準,打斷鼓槌,練到手上都出血皰,大家熱情絲毫不減,完全是“跟定陳老師”了。

可是幾個月後,腰鼓隊員們正在學得如癡如醉之際,遭到訓練場附近住戶抗議。隊員們很無辜,真是忍著沒敢折騰太大動靜,也沒敢放開了敲,甚至為了開心還不擾民,練習時有時敲肚子、拍大腿,大腿拍紅了不要緊,咱喜歡腰鼓不能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多美好的活動都會遭遇反對的聲音,和諧比腰鼓更重要,大家心情沉痛地準備吃散夥飯,腰鼓隊麵臨“偃旗息鼓”。

民間文化倡導者金豔紅書記幫助協調安排,給腰鼓隊開辟專用新天地,腰鼓隊轉戰河邊廣場,那邊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每天練習時間在早晨8點後,不再有打擾他人之憂。再也不用悄悄地敲鼓啦!

愛腰鼓,一起來!

腰鼓舞起來!加入者越來越多,來者不拒,周末時會有年輕人加入,最小的隊員才5歲,有的老夫妻同來,有的一家三代齊上陣,敲擊鼓麵、鼓身,可刺激手部反射區,隨著悠揚的音樂扭腰踏步,愉悅精神有益身心,絕對是健身首選。人們發現,打起腰鼓之後,整個人變了,可以今年84,明年48啊。李阿姨練習4個月後,腰也不彎了,臉色也紅潤了,簡直就回到中年,陳隊長幽默地說:“看看我們這氣色精神,年輕20歲啊,這麼練下去,肯定讓老伴兒們有危機感!”大爺們聽了,坐不住了,丟開電視,放下麻將,也紛紛來報名參加,陳桂英隊長樂嗬嗬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