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羽坐到床上,用一個自己感覺比較舒適的姿勢,緩緩翻開手上的書簡,扉頁是著者的一番寄語:
《滕國誌》——高商著
“騰國之大,大於世人之眼;騰國之渺,不過滄海一粟;故知騰國,明天下,公人心,則騰國可存於世也。”
輕輕展卷閱讀,齊羽對自己所在的這個騰國,對自己所在的這個世界,越發的充滿了好奇,更加的覺得不可思議起來!這是他在磨石村,並未有人告訴過他的世界,或者是曾經有人聊起來過,但是魂海未動之前的自己,顯然已經完全不記得別人說起的騰國是什麼樣子!
這個書簡讀完,方才使得齊羽了解到,這個世界有多大!
騰國位於大越洲西南部,擁有人口億萬人,國有四個州,分別為騰國南部的冉陽州,共有十一個城,州府樘遠城,轄人口三千萬人;騰國北部的雍洲,共有九個城,州府裏沙城,轄人口二千七百萬;西部的落嬴州,共有六個城,州府黃森城,轄人口一千二百萬;東部的江源州,共有七個城,州府名都城,轄人口三千餘萬人。
騰國人口雖多,然在大越州上,亦不過隻是一個小國,騰國之北,是傳聞中擁有近百億人口的陽盟,其人口之眾多,麵積之廣渺,物產之豐富,實在不是騰國的國民所能想象的到的。
其實陽盟並不是成一個整體的國家,而是由七個不同的國家組成的聯盟,每隔五年,聯盟共推一個國君代表陽盟。陽盟的形成隻不過是因為其北麵還有更為龐大的都國。至於都國有多大,有多少人口,竹簡中並未說明!更何況騰國與陽盟並不接壤,其間橫跨著一條茫茫海峽,海峽之寬廣,則需坐船半月之久。
“浩瀚之至,渺無止境!“”這是書簡的著者所做的渭然一歎。陽盟以北的都國,隻怕這個竹簡的著者,也不過是根據聽聞所述罷了!
而騰國隻是陽盟後麵一個遙遠的石頭,沒有多大的作用。
在大越洲之上,除了騰國北部的兩個超然大國之外,騰國以西,是一道綿延數萬裏之遙的巍峨山脈,山高萬仞,人跡難至,騰國人將其稱為極高之巔;傳聞山脈以西,是一個人口數億之多的一個超然大國,名為落楓國,因為一個茫茫大山隔絕,與騰國之間,也是少有往來交往。
在騰國東麵的是幾個比騰國略小一些的國家,一個是鮮國,麵積不過騰國一個州之大,人口一千餘萬人,國士僅千餘人,卻時常與騰國東部江源州產生齷蹉;一個是茗香國,人口千萬人,以茶葉出產聞名大越州,是大越州之上的一個富庶國家;另有兩個較小一些的國家,一個叫虢國,人口數百萬,人數雖少,但國民驍勇善戰,有舉國皆武士之稱;另一個叫苫國,是一片較為貧瘠之地,人口較少。
這幾個國家以東,是一片汪洋大海,大海茫茫,尚未有人知曉大海的盡頭何處,海之涯何在,越洲各國將其稱為漫天海。據傳大海之中時有山嶽般魚妖蛇怪出海吞雲吐霧,若有人乘舟行過,難不免葬身魚蛇肚腹;而至於海之寬多少,海之涯何處,竹簡之中明言無從可知。
原本還有一個與騰國東麵接壤的國家,叫南吳國,人口四百多萬,數年前被騰國滅國,掠走人口百萬,南吳國也被切分劃割成兩個大城,一名威津城,一名海西城,並入江源州,也使得騰國邊境直接往東延伸,直達漫天海。
騰國南麵是一片森林。森林有多大,也沒有人知道。傳聞三百年前,騰國國士府大領主袁亞,召集了舉國近一半的國士,和三十萬的士兵深入叢林,試圖開發出一片新的邊疆。
然而,據國誌所記,包括國主袁亞在內,三千餘人的國士,和三十餘萬的士兵,竟無一生還。
此事震驚了所有的國民,誰也不知道在叢林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更沒有人說得清為何數十萬的戰士,居然一下子憑空消失。
而在騰國境內,目前勢力最大,也是騰國最強有力的守護者的是國士府,國士府原來不叫國士府,而是叫做龍門閣,是騰國中的超一流門派,在千餘年前騰國諸大派別內爭紛戰中,逐漸壓服其他各個門派,掌控住了騰國的各個重要據點和城池要塞,龍門閣也逐漸變成了騰國的實際掌權者。
彼時龍門閣閣主龍一天,據傳武境已達八重天大圓滿,即將打破九重天的天人之境,可一息間擊出八招三百式,一身武學氣勁可達數丈之遠,橫掃七山十二派各個門主、掌門,而龍門閣弟子中達一重天以上好手上萬人,更有騰國武士、武夫百萬,勢力端是強大異常,漸漸徹底將騰國掌控於手中。
龍門閣也將自己搖身一變成為現在的國士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