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當臥底(2 / 3)

下午的活比較輕鬆,發完通告大家都陸續回到了賓館。我心裏有事,我沒像別人那樣躺到床上看電視,而是出門到走廊的另一端打了小楊的手機,告訴小楊我已經到C縣了,我們那邊采訪情況進展如何。小楊說,幾乎沒有什麼進展,這邊的縣委宣傳部長很厲害,站在現場一線阻攔記者不說,還把許多在場的記者弄到一個會議室裏派發紅包,現在大多數記者都按通稿發稿了,隻是小楊我們還不死心,希望能了解到火災事故的真相,這也是我們南國周刊一貫的作風,那些虛假報道是為我們周刊所不恥的,所以才可以在讀者中間一直保持著很高的信任度。

“我可能也幫不了你們什麼忙,”我說,“要不,我過來看看吧。”其實,我也很想到事故現場去,看看到底死了多少人。

“你能來是最好不過了。”小楊說,聲音明顯有點激動。

我打了個的,直奔輝煌歌廳。到了那裏,才發現根本接近不了。老遠的地方鬥拉上了警戒線,周圍還聚集著許多看熱鬧的人,火早已是滅了,四樓上的幾個窗戶裏還在往外冒著煙,這座四層樓的歌廳基本上被這場大火燒毀了,隻剩下一個黑乎乎的空架子。一樓的卷閘門都被燒得變了形,可見當時火勢的猛烈程度。想想十幾條生命就這樣被無情的大火吞噬了,我的心裏感到異樣的沉重。

給小楊打了個電話,我在現場的人群裏找到了他倆,為了不引起別人的誤會和猜測,我與他倆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據小楊介紹,火是從一樓燒起的,然後很快蔓延到二樓三樓還有四樓,因為速度太快,加上沒有逃生通道,所以跑上四樓的人死傷慘重,附近的居民反映,根本不是電視上報道的4人,起碼也得有二十多人。現在的問題是,政府部門要捂住這個蓋子,逃避上級部門的追究和懲罰,但紙怎麼能包得住火呢,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何況現在網絡這麼發達,真相遲早是要公開於大庭廣眾之下的。北方某省的一個縣發生過一起嚴重的礦難,死了四十多人,但當地政府卻謊報死亡人數,最後真相被揭穿,一幹官員及礦主都被繩之以法。

“關鍵問題是要能找到輝煌歌廳的老板,我對當晚在歌廳裏的人數最清楚。”小楊說,“但現在歌廳的老板不知去向,當然能找到當晚在歌廳裏娛樂最後僥幸生還的人也好,你如果方便的話,幫我們去找找。”

“好的,我反正在這裏蹲點搞整治,肯定能摸到一些情況,隨時會告訴你們的。”我低聲地說,一邊用警惕的目光看了看四周,好在在C縣沒有什麼人認識我。我想,為小楊我們提供線索,讓一們在南國周刊上把這起特大火災的真相報道出來,一方麵可以說是為了那些死去的冤魂們伸張正義,另一方麵也可以說是我在C城行動的繼續,我知道這個火災隻要通過南國周刊報道出去,那就是一個重磅炸彈,非把李市長一幹人炸翻不可。這幫官僚真太可惡了,完全置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於不顧,出了事情,死了人,又通過捂蓋子的卑劣手段對上級進行隱瞞欺騙,省衛視台的新聞昨晚也播出來了,隻說燒死了3人,明顯有人在背後使了手段,假新聞才這樣明目張膽地造出來了。他們信奉的是沒有錢擺不平的事,不管死了多少人,隻要給死者家屬一筆錢,總能把他們的嘴巴堵住,但他們再手眼通天,總遮不住群眾雪亮的眼睛,總會有紙包不住火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