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聯賽之初,北京國安主場迎戰貴州人和時,觀眾認為當值主裁馬寧判罰不公,一度在貴州人和球員準備擲出邊線球時從看台上投擲雜物,裁判不得不將可樂杯、礦泉水和打火機等從場地中拾起,一度導致比賽中斷。據現場球迷描述,“當時現場亂作一團,像被點著了的火藥桶。極端球迷除了扔水杯的,還有扔充電寶的。居然砸到了下麵看台的一個球迷,頭都出血了。我想說的是,幾萬人形成的氣場,很容易使人失去冷靜,但球迷心裏一定要有一個底線,尋釁滋事的行為大家要堅決抵製。”
球場“京罵”何時能休?
的確,近來越來越多的球場“暴力事件”,如實反映出球迷的浮躁心態“一點就著”、“一激就怒”,“再加上我們國家裁判水平和足球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不小差距,很容易引起球迷不滿”,所以“目前階段球場文明行為還是要以自律為主”。不少球迷私下裏表示,“裁判錯判漏判”是引發自己怒火的主要原因,“跟著起哄的也有,但主要還是對裁判不滿才破口大罵”,一位北京球迷告訴記者:“我一到球場就特激動,隻要裁判一出錯就必須罵。”
值得一提的是,職業聯賽20年也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階段,尤其是在互聯網的推波助瀾下,“京罵”早已超出了體育的範疇,成為社會化的一部分。不管是虛擬的網絡上,還是日常生活中,當人們對人或者對事不滿時,隨口來一句“傻×”再正常不過。北京奧運會前一年,在北京球迷圈裏頗有名氣的網絡聯盟“首都京罵聯盟”被北京市公安部門查處,其發起人來自北京的郝某某被拘留一周,這起案件便是由著名的“京罵”引起的。當年,國安因為奧運會的緣故將主場暫時搬到了豐台體育中心,聯賽開始後“京罵”依然屢禁不絕。更為離譜的是,有人通過互聯網上發布消息,成立所謂的“首都京罵聯盟”,鼓動球迷進場“京罵”。該組織成員還製作了“首都JM(京罵)聯盟”的旗子帶進球場。這些人將“京罵”稱為“老北京獨特的文化底蘊”,以此來“推崇京罵”,並在帖子中發布“國安的忠實球迷,喜歡京罵,每場比賽必到,服從組織者的指揮”等煽動性的言論。
事實上,為了遏製京罵,有關方麵沒少動了腦筋。除了媒體的口誅筆伐,工體曾動用高音喇叭播放噪音,試圖蓋住全場的京罵聲。6年前的京津大戰就是個極端的例子,整個比賽高音喇叭播放了不下100次令人難以忍受的高分貝噪音,這激起了球迷更大的怒火,齊刷刷地對著高音喇叭大罵“傻×”,有人甚至要找播放噪音的工作人員算賬。“用高音喇叭,以暴製暴,隻能說明你無能”,有人一針見血地評價道。此外,有關部門還曾組織過很多大媽手持文明觀賽的標語進駐工體,一旦球迷開罵,這些身穿黃色製服的大媽們就高舉起牌子提醒球迷,可這種生硬的做法依然隻會激起球迷更多的反感和對抗。
可見,近20年間,有關方麵在球場內企圖遏製京罵的對決基本上以完敗告終。京罵為何屢禁不止?對此,有分析者認為,“京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球迷文化缺失,如果有更多球迷會唱球迷歌曲,罵人的現象就會少很多。”遺憾的是,高層次球迷組織在中國實在是太少了。如今,在郜林遭遇中國足協的處罰時,包括郜林在內的很多方麵質疑了管理者對極端球迷監管的無力。對於中國極端球迷的監管,足協管理者和有關部門幾乎是“一片空白”。
其實,中國足球管理者不妨借鑒國外足球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論及球迷暴力事件,英國曾算得上是足球場上的“重災區”,但如今英超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聯賽,同時成為水平最高和最賺錢的聯賽之一。對此,外媒記者吉安卡羅認為:“絕不姑息和嚴肅監管,讓英超取得了長足進步,而意甲則成了反麵典型。”
“在英格蘭,凡是在足球比賽中有暴力、犯罪行、罵人、打架、鬥毆等種種行為的,都被算作足球流氓行為。可以說,隻要他的不法行為與足球有關,一並被稱作是足球流氓。”多年采訪英超比賽的吉安卡羅介紹,英國對於足球流氓的監控不僅僅是在賽場之內,“在任何地方,與足球有關的暴力舉動都不被允許。”舉例來說,如果一個阿森納球迷坐火車去曼徹斯特看球,在車上和曼徹斯特球迷發生暴力等攻擊性舉動,也會被認定為足球流氓。和那些在球場上被發現的足球流氓一樣,也會被帶到警察局。
如今,英超賽場超過街頭市井算得上是英國最安全的地方。這恰恰得益於非常嚴密的足球安全保障體係和對足球流氓嚴懲不貸的舉措。在英超賽場內,看台上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在攝像頭的捕捉之列。如果有哪一個球迷顯得過於興奮,比如持續地大聲辱罵球員或對方球迷,都會被看作是危險舉動。第一時間,就會有負責監控的人來到他身邊,提醒他穩定情緒。如果聽從勸阻,態度很好,那麼他可以繼續看比賽。一旦他有不服從的表現,就會被立即請出球場。與此同時,對於臭名昭著的足球流氓,警方將其登記在案禁止其今後到現場觀看一切比賽。
應該說,正是因為有了如此完善的監管體係才有了如今英超聯賽良好的秩序和環境。這對於尚處於職業化初級階段的中國足球聯賽來說無疑一個很好的樣板。如今郜林“打臉事件”所折射出的恰恰是中國足球職業化監管體係的混亂和缺失,需要有效管控問題和矛盾存在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