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頓悟(1 / 1)

人生頓悟

諷刺畫家裏波雷說:“我努力幹了10年,哪知成名隻需要10分鍾。”

瞬間似乎成就了一切。一個風光無比者或許瞬間就成了階下囚,而一個凡夫俗子也極可能瞬間變成上品人物,我們不是有幾百萬的生長在野草蓬蒿中的農民之子瞬間就走進城市成為國家驕子民族棟梁嗎?

然而必須把握的是所有的瞬間都濃縮著一個人的全部力量,瞬間隻是這亙遠的爆破點。

模仿就是盲目。

模仿有兩種,模仿別人或模仿自己。模仿別人意味著沒有獨特的個性,永遠隻能存在於別人的背影中;模仿自己則是毫無意義的沒有創新的重複。

模仿早就著一代儒夫。模仿的最後結局是人生的頹喪和無望或者不可就藥的沒落。

關鍵是創新,達到國家民族,小到微不足道的人生。

不幸有時是文人本身及民族後世的幸運。所謂“文章憎命達”。太史公若沒有宮刑之厄我們必定失去“千古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曹雪芹若順勢承襲了祖蔭,依然生活在溫柔富貴鄉中,我們也必定就沒有了輝煌的《紅樓夢》,而遠在巴黎的一座破舊閣樓上躲債的老頭巴爾紮克若早年生意興隆,日進鬥金,人類還會有偉大的《人間喜劇》嗎?

鄉村是靜止的,像一幅恬淡優美的畫,鄉人們像隨風飄蕩的小船,隨著明麗的色彩遊動,組合著不同韻調的季節景點。

城市是流動的,像一架高速運作的機器。城市人被巨大的力量牽引著,成為一個個缺乏活力的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