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農業的副縣長說道:“我掌握的情況和剛才大家講的大同小異,但是也有其獨特的一點。我們讓農民搬遷,農民常問我們的一句話就是我新地方怎麼生活?說穿了,絕大多數農民還是要依靠土地來生活,現階段讓他們搬遷,我們的土地賠償、房屋賠償、新的就業方向等等都不明朗的時候,他們不願意搬遷也在情理之中的。所以,我也覺得,要搞好清風縣林場擴張與發展,還真不是一個輕鬆的話題,這裏麵的文章多著呢。我建議縣府還是要把各種困難和問題都考慮到,不要盲目上馬,過去縣委和縣府也不是沒有研究過這些問題……”
兩位副縣長的話雖然都有其存在的真實理由,可見其與呂薇的觀點有許多的偏差。在他們的內心裏,就是主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在副縣長的位子上多幹再多的事情,又不會增加工資和待遇。要是把事情搞砸鍋了,說不一定還烏沙難保。但呂薇可不是這樣混日子的縣官,她絕對不允許這樣的風氣長期占據主流。可是她也清楚,她這一任縣長,是離不開兩位副縣長的配合的。這個當口上,她必須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及不傷兩位副縣長的麵子,也要讓這項重大工作順利的往下開展。於是她說道:“嗯,兩位縣長談的都是現實問題,縣府和縣委都應該認真研究,找出相對應的辦法來。不過,有一點大家要明白,這幾個工程,包括今天商議的這個林場擴張與發展的工程,都是市裏麵王江書記和柳芽市長親自過問的工程,很多工作是重點項目辦會出台政策,我們縣上主要是配合外圍的協調工作。這其中就包括當地農民的遷移工作,不管有多難,這些工作都是必須要做的。下一次的協調會還要讓縣公安局、發改委、投資促進局、民政局等部門一起參會,把一攬子的問題都拋出來,各部門齊頭並進,找準解決的辦法。今天我們統一一下思路,好讓市重點辦公室的領導到現場後順利開展檢查工作。”隨後她對參會的縣政府辦主任說:“你協調一下清風鎮和縣裏的部門,做好該做的準備。”
秘書長問:“需要公安局嗎?”
呂薇說:“當然需要,必須保證秩序井然。”
散會後,呂薇回到自己的辦公室,給縣委書記電話:“書記,有重要事情向你報告一下。”
縣委書記說:“嗯,你講。”
呂薇說:“昨天我到市政府開了全市重點項目協調會,市委在家的常委和市政府在家的市長都參加了,會上決定要上燈城鹽業高科技開發區,煤礦規模開發,清風縣林場擴張與發展,燈城彩燈民俗文化村四個市級重大項目。晚些時候我又接到了市重點項目辦的通知,今天下午是重點項目辦的領導要到清風縣檢查這幾個項目的基本情況。我想這樣重大的事情,書記你是不是親自參加?另外,你對這項工作還有什麼具體指示?”
接電話的縣委書記一邊琢磨,雖然自己對這些個項目原本是無動於衷的。清風縣就這點家底,再怎麼折騰也不會冒出什麼成績來。更何況原來市裏麵的態度根本就不明朗。但是當他聽完呂薇的介紹之後,他的態度就不得不轉變了。他很清楚,現在市裏麵的主要領導王江和柳芽,兩人都是極力主張發展經濟的地方領導人。且現在兩個人都是驚人一致的積極狀態,要是到了區縣這個層麵哪一個人敢打折扣,官帽不保也是很正常的。況且,他從呂薇的介紹裏,還嗅到了一種非常明確的信號,隻要做好這幾項工作,真還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她呂薇是這樣想的,我這個書記怎麼就不可以這樣想呢?他思索著,應該怎麼給呂薇答複。也思索著,自己是不是應該從幕後走到前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