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世紀,中原地區的漢朝和西北少數民族政權匈奴的關係不太穩定,有時好,有時壞。蘇武是那時中國漢朝人。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權新單於即位,漢朝皇帝決定向其祝賀,並表示友好,就派蘇武帶領100多人,帶著珍貴財物,出使匈奴。但是,匈奴上層內部發生了動亂。那時,蘇武一行本來已完成任務,準備回漢朝,但是卻被扣留了下來。匈奴要求他們背叛漢朝,臣服單於!
一開始,單於派人勸說蘇武,並且用利益誘惑他,但都被蘇武嚴正拒絕了。單於決定用酷刑來逼他同意。單於把蘇武關進一個露天的大地窖裏,不給他吃的和喝的。那時正是嚴冬時節,大雪紛飛。蘇武渴了,就喝雪水;餓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襖。單於見他仍不屈服,隻好把他放了出來。
不管單於用什麼辦法,蘇武都不妥協。他覺得蘇武是個很有氣節的人,很敬重他,不忍心殺他,但是又不想放他回漢朝去,就決定把他流放到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一帶,讓他在那裏牧羊。走之前,單於告訴蘇武:“我讓你去牧羊,隻要公羊生了羊羔,我就放你回中原去。”
蘇武到了貝加爾湖畔,那裏長年人跡罕至。與他相依的隻有那根代表漢朝的使節棒跟一小群羊。就這樣,時光飛逝,日子一天天過去,使節棒上麵的裝飾掉光了,蘇武的頭發和胡須也變白了。
19年過去了,蘇武一直在貝加爾湖畔過著牧羊的生活。當初下令流放他的單於已經去世了,漢朝的老皇帝也已駕崩。他的兒子即位。這時,匈奴與中原漢朝實行友好和平政策,漢朝新皇帝就派使節把蘇武接回了中原。
蘇武回到漢朝後,在京城受到了熱烈的歡迎。所有臣民都對蘇武的崇高的民族氣節表示敬意。蘇武這位富有民族氣節的英雄成了每個中華兒女學習的榜樣。這就是蘇武牧羊的故事,它至今都在中國廣為流傳。
故事悟語:
對於每一位中華兒女來說,愛國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在當今社會,我們無需做到像蘇武那樣,但是必須擁有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