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商店)為某種產品製定出零售價格以後,並不意味著大功告成。調整價格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根據商場(商店)的內部經營情況主動調整;二是其他同行業商場(商店)價格變動時被動的反應。
調整價格,可采用減價及提價策略。
(一)削價策略
商品削價一般稱為商品減價,一般用金額表示,如“原價100元,現價70元”,或用百分比來表示,如“全場貨品8折優惠”。商場(商店)銷價要取得好的效果,需注意以下方麵:
1.善於選擇合適的降價時機
(1)預計市場需求將要減少時,如商場(商店)裏的雨鞋在夏季將要過去時折價;
(2)需要為新商品嘴出銷售空間時;
(3)季節性商品轉季銷售減少時,如冬季快到時將秋季的服裝打折銷售;
(4)競爭對手降價時。
2.商場(商店)切忌頻繁削價
如果商場(商店)頻繁削價,會讓顧客認為“削價商品的價格就是該商品的本身價格”,如果顧客形成這樣的印象,削價就會對顧客失去吸引力。
3.掌握合適的削價幅度
削價幅度過小難以引起顧客的注意,不能起到促銷的作用;而削價的幅度過大,顧客對商品的使用價值和質量會心生疑慮,阻礙商品的銷售。
根據經驗,耐用消費品削價幅度一次不宜超過10%,一般商品應在10%~40%,如果削價超過50%,顧客就會對商品品質產生懷疑。
4.削價的方法
削價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一次性出清存貨。每年在國慶節或春節等銷售旺季集中搞1~2次存貨削價銷售,出清存貨的同時可增強顧客對正常價格的信任。
另一種是采取商品自動降價銷售。說明某種商品某年某月某日要降價百分之幾,一般在降價的最初階段,顧客都持觀望態度,因此可以降價快些,到了降價的中間階段,顧客就急著買,因此降價要慢些。
(二)折扣定價策略
用折扣定價就是用降低定價或打折等方式來鼓勵顧客購買的一種售貨方式,常有現金折扣、數量折扣、季節折扣、節日折扣等。現金折扣是為鼓勵買主用現金購買或提前付款,在定價時給予一定的現金折扣。數量折扣,就是對購買商品達到一定數量的顧客給予一定的折扣優惠,購買數量越多,給予的折扣越大。季節折扣、節日折扣,則是根據季節和節日變化而實行的折扣策略。
日本東京銀座“美佳”西服店,為了銷售商品采用了一種折扣銷售方法,結果大獲成功。其具體方法是這樣的:先發一公告,介紹某商品品質性能等一般情況,再宣布打折扣的銷售天數及具體日期,最後說明打折方法:第一天打九折,第二天打八折,第三、四天打七折,第五、六天打六折,以此類推,到第十五、十六天打一折。這種銷售方法的實踐結果是:第一、二天顧客不多,來者多半是來探聽虛實和看熱鬧的;第三、四天人漸漸多起來,第五、六天打六折時,顧客像洪水般地擁向櫃台爭購;隨後連日爆滿,沒到一折售貨日期,商品就早已售完。
(三)低價促銷策略
減價策略是通過給顧客便宜的同時給商場(商店)帶來了更多的銷售機會,因為這裏麵還有不少是不降價的商品,促銷效果也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