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商品要銷售得好,除了其商品的本身品質好、價格合理外,更需要宣傳與促銷。然而因行業的不同,故其促銷的手法也有所不同。至於超市促銷的新武器,即是所謂的point of purchase,簡稱POP。其意思是說在某一個時間、某一個地點、針對某一個商品而做的特定廣告。
超市促銷的新武器除了POP外,尚有singn和poster等。所謂singn,即是除了有POP的功能外,還包括有標示、指引和識別等功能;而poster即是海報,是POP的一種,是經過特別設計、製作,然後張貼或懸掛的。以下我們將針對POP作一說明與介紹。
(一)店鋪促銷為何要POP
做POP的最終目的即是要增加商品的銷售。
所謂的“人要衣裝,佛要金裝”。然而這還不夠,還須再加上一些特色與具體內容,這樣其他的人才會對其有印象,才會信服。就如現今社會,人須懂得適時地自我推銷,介紹自己,讓自己得到認可。相同地,商品也是如此。然而因商品本身不會說話,所以我們必須用POP來介紹,幫助商品說明其本身的特色、價值、功用等。也就是說,把商品介紹給顧客讓其了解,並且推銷給顧客,引導顧客購買商品。
除此之外,尚有為了宣傳某種特定商品和製造氣氛的情況。例如,一些口商品,可能其商品的包裝上全都是外文,隻有一張小小的中文標示,裏麵僅簡單記載著品名、成分、製造日期、保存期限、進口商等一些基本資料,而對於商品本身的使川方法、特色、功能、用途等都沒有中文說明。此時就必須利用POP來說明,以引導顧客購買,增加商品的銷售。下麵以“榴木連”為例:因大家對這種水果並不是很認識,所以若欲銷售這種水果,則最好能在其旁邊以POP來加以說明,吸引顧。內容如下:
(二)POP管理
所謂的過與不及皆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應是恰到好處,即POP的內容是否完善、POP的數量會不會太多或是太少,須考慮到下列數點:
(1)對於顧客購物有幫助嗎
看其內容是否針對商品作簡單、明了、重點式的說明,使顧客能花最少的時間,去認識、了解此商品,並決定是否購買。
(2)能引起顧客前來觀看的興趣嗎
所謂“會討價還價的顧客,才是真正要買貨的人”,要使顧客購買此商品,先決條件,即是顧客要願意走過來觀看商品。也就是說,要如何利用POP來改變顧客原先的購物流程,使其不僅僅是來觀看此商品,而是引導其購買此商品。
(3)能使顧客覺得便宜嗎
所謂的“物超所值”,即是要使顧客感覺到其所得的超過其所付出的。也就是說,要如何利用POP盡量地將商品的特色、價值、功能、用途表示出來,使顧客感覺到自己需要此商品,且值得花錢去買它。
(4)POP的大小合適嗎,有必要設置POP嗎
什麼樣的鍋,就須配什麼樣的蓋。相同地,POP的大小亦須視商品的大小及其陳列的方式、陳列的空間而做調整,使其與商品配合得恰到好處。還有,不可犯“畫蛇添足”的毛病,即不需要設置POP的商品硬要設置POP,或是在隻須少量POP的商品,卻設置了許多的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