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左深思熟慮,覺得這也不為是救林仁肇的一個機會,於是他還是決定豁出去,不再管趙匡胤的反應,便大膽說道:“皇上,林仁肇乃一名不可多得的將才。方今天下,我大宋的敵人,不是江南諸國,也不是北漢,而是異族契丹。自古以來,北方遊牧民族對我中原富庶虎視眈眈,野心不小。燕雲十六州之事,乃我華夏之奇恥大辱。大宋一統天下是曆史必然之選擇,而契丹之崛起不可小覷,必將是將來之大敵。”
見趙匡胤一臉凝重,沒有打斷自己的意思,蕭左便放下心來繼續侃侃而談,“故而小人覺得,我大宋如今需要做的不僅是結束唐末以來四分五裂的格局,更重要的是儲備人才,修兵備以防契丹。”
作為將領出生的趙匡胤,曾經跟隨柴世宗征伐過契丹,深知契丹鐵騎給中原帶來的強大的威脅。蕭左說言,也是他心中一直以來的憂慮,所以他才會製定了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準備一統江南之後,便準備伐北漢,然後蓄勢收拾契丹一勞永逸。
但對於林仁肇,趙匡胤並不是不欣賞,隻是他看得很透徹,這是一個不可能為自己所用的人。特別是前不久林仁肇對李煜的那番勸諫,更加堅定了他除去林仁肇的決心。
“朕也甚至林仁肇是一個難能多得的將才,但是其迂腐之氣甚重,其人與我大宋無緣矣。”趙匡胤歎了口氣,並不覺得蕭左能有什麼好主意能夠讓林仁肇歸降。
“陛下,”蕭左見趙匡胤語氣堅定,普通一聲跪了下去,“小人有一言,不知是否能稟於皇上。”
“你且說。”就憑剛才蕭左一番契丹威脅論,已然說道了趙匡胤的心底。現在的蕭左,在他眼中算是基本通過了自己的考察,不算是阿諛奉承,溜須拍馬之輩。
“林仁肇雖然愚忠,但其忠心是建立在唐國存在的基礎上的,隻要唐國滅亡,他便沒有依托。到時候隻要假以時日,動之以情,林仁肇必能為陛下所用。”
“但是林仁肇不除,必是朕南下江南的一大障礙。”
“陛下,小人無甚大才,但在金陵,卻也能借李煜之手,解除林仁肇的兵權,將其閑置,便為陛下掃除了這一障礙。”
自從決定要救林仁肇開始,蕭左便已經為如何說服趙匡胤不行反間計多番思慮。此時向趙匡胤道出這番建議,是他權衡了自己現在的能力以及顧忌趙匡胤所想之後的結果。
果然,趙匡胤一聽眼前一亮。如果換了其他人對他說這番話,定會惹來他的嗤之以鼻。但蕭左卻是又有所不同。
首先,蕭左明麵上的身份是南唐的出訪副使,雖然其他金陵的官職不顯,但能擔當此職的人一定是深得李煜的信任,這是蕭左能成功迷惑李煜放棄林仁肇的基礎;其次,經過剛才的一番試探,趙匡胤相信蕭左有能力把李煜蠱惑住。
隻是,趙匡胤還有一點不放心的地方,那就是蕭左這個人對自己的忠心。
“朕又如何信你?”再也沒有了試探,趙匡胤直言心中所想。
“小人不求名,不求利,此番投於陛下,一則是知陛下將來必一統天下,成為一代明君,再則,小人此番前往汴梁,隻為救一個人。”
“救何人?”趙匡胤疑惑不解地看著蕭左,那眼神很想把他看透。
“林仁肇。”蕭左淡淡地回道。
趙匡胤笑了,笑得很開懷。而蕭左心也徹底放了下來,他知道自己已經取得了趙匡胤完全的信任,自此之後,一條前途光明的大路就展現在自己眼前,等待著他踏上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