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生錢,更要開源投資,讓錢生錢(4)(1 / 3)

投資買股票就像買衣服一樣,一般不要在市場的新高時候買入,總是要等到他賤賣的時候買,比如冬天的時候買夏天的衣服,夏天的時候買冬天的衣服。低價買入、高價賣出是千顛不破的真理,是股票投資中股民追求的最高境界。股民若能做到在股票具有投資價值時買入,在高於投資價值時賣出,在每一輪的漲跌中都將會小有收獲。長此以往,股民必能集沙成山、積水成河,獲得豐厚的投資回報。

合理判斷本益成長比

究竟怎樣選擇和購買股票才真正適合投資大眾呢?你可以將一隻股票的價格與其預期盈餘成長率進行比較。

一般而言,股票的本益成長比在1.0左右會比較合適。如果一家企業的股票價格相當於其盈餘的30倍,而該公司所在行業其他企業的股票價格大致平均相當於盈餘的20倍,則這隻股票就有價格過高的嫌疑。不過,如果分析師們普遍預計該公司的盈餘在未來一年中將成長30%左右,則1.0的本益成長比就稱不上過分了。

同時,你還必須了解企業的財務負債表,知道其現金流和收入的具體情況,否則你就無法確定其盈餘的品質。這些文件會告訴你管理層是否正確地運用了股東們投入的資金。

合理利用平均利潤率

平均利潤率獲利原則是指在股票投資中的獲利預期以社會平均利潤率為基準,並依此製訂相應的投資計劃來指導具體的股票投資操作。例如:如果我國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和債券的利率都在10%左右,可以認為我國的各種投資的年平均利潤率就為10%。那麼在股市投資上,股民就可以10%的收益率為收益目標,不貪大、不求多,隻要每次交易的收益達到或接近10%就拋出,從而保持心理穩定,實現理性操作。

通過固定收益目標,股民可克服急躁的情緒和心理,避免盲目地追漲殺跌,有效地控製投資風險。而一旦10%的收益目標達到後,沒有較好的機會就暫不入市,即使將資金再存入銀行,其一年的盈利也能高於其銀行儲蓄利息。

財女財經

不做聰明的窮人

購物、美容、炒股、炒彙——如此精彩的休閑生活,就發生在JoJo身上。難道她的老公是大款,有大把錢供她花?非也!JoJo是典型的職業女性。她工作休閑兩不誤,事業生活皆精彩。冰雪聰明的她亮出自己的理財宣言:不做聰明的窮人。

JoJo供職於北京一家媒體,年收入4萬多元。但是,她平時花的可不是在單位裏刨來的那點辛苦錢。她成功的理財方式是這種精彩生活的有力保證。

她有一幫經常一起吃飯的朋友。朋友們從來沒有東家長、西家短的,話題最集中的就是手中的錢投資什麼最容易增值,買什麼股票最好。如果隻把錢往銀行一扔了事,那她在圈子裏是待不長的,很快就要出局。

圈中朋友都炒股,方式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精彩。那是她們聚會的話題,也是她們的業餘生活。JoJo以小股民自居,資金少,膽子小,期望值也小。她用一顆平常心看待股市,隻用5萬元左右來炒股,也不指望暴富,有點收益就行。有了這份額外的收入,買打折時裝,與朋友喝茶吃飯的錢都有了著落,炒股也變得其樂無窮。

投資股票要謹慎,繞開誤區做贏家

股市有這樣一句名言:“誰都知道的好消息,絕不是好消息;誰都知道的利空,絕不是利空。”如果有人陷入騙局,那購買股票的需求就會推動股票價格上漲,使那些先下手的人獲得一定的利潤。而這些獲得利潤的家夥——往往正是騙局的始作俑者——就會立即賣出,導致股價下跌,讓後入場者來承擔損失。

很多投資股票的人都有這樣的深刻感受:賺過的錢可能又被市場無情地吞噬!風險和機遇同時存在,誰不想“錢生錢”?但是,如果你想投資股票獲利,一定要避開以下誤區。

不要感情用事

愛上一隻股票不能說完全是壞事。問題在於,股票是不會以同等的愛來回報你的。如果股票價格的跌幅達到某一臨界點,你必須能夠毫不猶豫地做出賣出的決定。

在不知道該買哪一隻股票,或者為什麼要買這支股票的時候,堅決不要買。這一點尤其重要,先把事情搞清楚再說。這印證了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的一句名言:一個公司,如果你不能用一句話把它描述出來的話,它的股票就不要去買。

不要付出過高價格

對於投資而言,成本永遠是重要的一環。投資的回報與其說是決定於賣出價格,毋寧說是決定於購買價格。我們最需要當心的就是不要買進那些漲勢已經是強弩之末的股票。

不要陷入炒作騙局

股市有這樣一句名言:“誰都知道的好消息,絕不是好消息;誰都知道的利空,絕不是利空。”如果你或者其他的上當者陷入了這樣的騙局,那你們購買股票的需求就會推動股票價格上漲,使那些先於你們下手的人獲得一定的利潤。而這些獲得利潤的家夥——往往正是騙局的始作俑者——就會立即賣出,導致股價下跌,讓你和其他的後入場者來承擔損失。